第A1版:要闻

农村电商怎么做

淘宝卖家现身说法

突出产品特色 形成集聚优势

  李海荣(云和县高胥村,网店主营木制品):
我从2012年开始接触淘宝,最初是在义乌青岩刘村接受培训,迈出了淘宝卖家的第一步。在那里打拼了3年后,我想,青岩刘电商能发展得这么好,自己家乡又拥有木制品的优势,做网商应该能成功。2015年,我从青岩刘回到家乡后,与6个伙伴合作,招聘讲师,开展业务培训,指导村民开网店。经过一年多努力,目前,全村有网店70多家,网上接的单子也从最初时的一天几百单增加到上千单,旺季时一天有5000多单。现在回头看,我认为,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抓住了当地产品的特色,并且通过集群效应,打响了我们的木制品名气。现在,仅我自己开的木制玩具和木制家具两家网店,一年就有近800万元的成交额。去年,村里的网店销售额达5000多万元。
增加科技元素 拥有自主产品
  周岩(临安市太湖源镇畈龙村,网店主营园艺产品):2013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想着为实现梦想拼一拼。我们花了一年时间将其中的一家店升到了皇冠级。经过3年打拼,现在已经有了一家两个金冠店和一家四皇冠店。2014年网店稳定后,我觉得只有自己拥有种子种苗资源才能长久发展,于是便在本镇租了40多亩土地,重点发展多肉花卉植物,同时研究铁皮石斛、蓝莓和白芨等种植技术,打造了集“种植-销售-研发-观光”为一体的产业链。如今,我们淘宝店年销售额已接近1000万元。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资金情况和市场走向,扩大经营规模。
适应竞争态势 合作降低成本
  潘小忠(临安市昌化镇白牛村,网店主营坚果):2007年,在懂互联网的亲戚帮助下,我的网店顺利开张,通过网络卖起坚果。开始时,一个星期接不到一单业务,但到了下半年,单子就逐渐多了起来,每天有十几单,到了年底,我的店就有了“三颗钻”。这两年,随着电商越来越普及,同类型的网店越来越多,加上农村电商人才缺乏,尽管现在店里的年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但总觉得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日渐激烈的价格战下,现在一个订单只能赚几元钱,再加上自己对越来越频繁的网站活动搞不太懂,想加快发展困难不少。面对这种情况,我通过抱团发展的方式来应对。根据各自店铺的优势,有的做活动,有的做运营,还有的做采购。大家合作后,经营成本大大降低。接下来,我们还准备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这样,既可降低货源成本又能保障产品质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