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淘宝村里的“淘金”故事

  □本报记者 蔡希师
  在网络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时代,我省农民通过一条网线走上了致富的高速路,农村电商呈井喷式发展,淘宝村数量居全国第一。近日,记者走进临安、义乌、缙云等地的淘宝村,感受乡土农村与时尚网络结合后迸发出的巨大活力。
一条网线,富一方百姓
  在临安市白牛村,耳边时不时可以听到从网店里传出的消息提示音。一间民房里,一个小伙子正在熟练地使用电脑,回复屏幕那头买家提出的问题,屋外的快递小哥麻利地将一包包干果装进包装箱,粘好胶带,贴着写有收货人地址、姓名、联系电话等内容的标签,然后送往快递公司的配送站。电商,已为这个小村庄村民开辟了致富的康庄大道。
  盛产山核桃的白牛村,昔日并不富裕。如今,白牛村已成为电商圈中的“网红”,村里的土特产通过网络卖得更好。53岁的村民方柏水,很早就从事山核桃贩销,10年前还办起山核桃加工厂,现在,他不但做出了品牌,还代村里电商经营者加工产品。方柏水的儿子方强,眼下是天猫商城一家旗舰店的掌柜。父子俩,一个管生产,一个管销售,忙得不亦乐乎。
  据介绍,白牛村村民几乎人人成了淘宝掌柜。这个百来户人家的小山村,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电商户有12户,其中,销售额1000万元的2户,2000万元的3户,还有户人家的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今年1-9月,全村网销额达2.2亿元,同比增长25%,占临安市农村电商网销额的10%,预计该村全年网销额可达3.5亿元。电商,让白牛村的村民抱上了一只“大金牛”。
  临安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说,白牛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了“白牛效应”。如今,临安农村电商正由局部向全域化、由单一产品结构向多元化发展。今年1-9月,临安实现农产品网销额20亿元,同比增长15%,预计今年有望突破30亿元。得益于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崛起,今年,临安又添2个“淘宝镇”、8个“淘宝村”,全市的淘宝镇、村数量分别达6个、22个。据临安市农办预计,今年全市网销的生鲜农产品将为村民增收5亿元。
一个集群,推电商升级
  去年12月,阿里研究院首次提出“淘宝村集群”概念——由10个或10个以上淘宝村连片发展构成的集群。近年来,随着淘宝村由“寂寥寒星”向“满天繁星”发展,集群化的特征更为凸显。在义乌市青岩刘村一幢普通民房的二楼,安徽籍“店小二”黄伟华正在忙着包装货物。他说:“来义乌开网店3年了,这里不仅有小商品市场的支撑,还有便捷的物流网络,配套的电商产业链,在义乌做电商真是一种幸福!”
  黄伟华说的幸福,正是来自义乌市淘宝村的集群效应。在面积为28万平方米的青岩刘村里,如今聚集了3200多家网店,拥有2.5万多名电商从业人员,每天有7万张订单从这里发往世界各地,全年销售额近45亿元。快递、物流、仓库、代运营、包装、设计、摄影、培训红红火火,青岩刘村已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电商生态圈,而且新的生态元素还在不断完善。众多中小卖家以及覆盖工作和生活配套的服务体系,让从零开始的创业者很快进入角色,迈出创业的步伐。电商产业集聚、配套服务的形成,不仅吸引着缺少资金和资源优势的草根创业者,也吸引着从事其他产业的业主。驻扎在青岩刘村的颐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这家公司通过为电商经营者提供技术培训、业务指导,以期在电商行业再发力的同时,进一步促进青岩刘电商产业的集聚发展。仅2015年,青岩刘村就使电商业界新增移动电商2万多人,新增平台电商2000多人。义乌市80%以上的大网商,如“福馨”“紫薇”“汇奇思”等,都是从青岩刘村走出去的。
  青岩刘村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义乌市委、市政府的全力助推。义乌市在发展电商中因势利导,通过完善政策、资金扶持、产业配套等,助推电商发展,带动周边物流、服务行业发展,大力推动了淘宝村集群的诞生。“淘宝村的集聚跟我市积极打造全球网货营销中心、全国网商集聚中心、跨境电子商务高地的战略目标高度融合,产业基础为淘宝村的成长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义乌市电商办工作人员介绍说,2015年,义乌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511亿元,同比增长31%。今年1-9月,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225亿元,同比增长21.6%。
一种模式,创绿色经济
  北山村位于丽水市下辖的缙云县壶镇,这个曾经以做烧饼出名的“烧饼村”,眼下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淘宝村”。走在村道上,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块块电子商务推广牌和电子商务运营流程图,每天都有省内外诸多专家和考察团到村里参观考察。数年时间,这个偏远山村,秉承“互联网+”与“绿色经济”的发展理念,完成了一场令人眩目的“蝶变”。
  2006年,回乡创业的吕振鸿创办了村里第一家网店,经过几年的创业,建立了电子商务龙头企业——缙云县北山狼户外用品有限公司。吕振鸿的成功,加上农村电子商务的便利性、市场信息的对称性、打破地域限制等诸多有利因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投身网上创业。
(紧接第1版)
吕振鸿也积极为初创者提供技术指导,向他们介绍创业经验,并提供货物分销等方面的服务。
  在吕振鸿的带动下,在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全力推动下,北山村逐步形成了以“北山狼”为龙头,以个人、家庭以及小团队分销店为支点,以户外用品为主打产品,以“北山狼”品牌为依托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现在,这个只有2000来人的村庄,已开出300多家网店,去年销售额达1.6亿元。北山村通过发展电子商务,既保护了当地的绿水青山,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了金山银山。“互联网+绿水青山”的致富模式如同星火燎原,点燃了丽水农村的致富热。从2012年开始,丽水市委、市政府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本土优质的生态农特产品,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改善农村居民购物环境、扩大丽水优质生态农特产的网销渠道方面,探索出一条具有丽水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之路。搭建线上集聚平台,分别在淘宝网、阿里巴巴等平台上建设了淘宝·特色中国遂昌馆、丽水馆、龙泉馆、松阳馆、景宁馆,建设了阿里巴巴丽水产业带、云和木制玩具产业带,服务网商2000多家,年成交额上亿元;搭建线下集聚平台,全市累计建成各类电子商务集聚园区(创业楼宇)13个,集聚企业(网商)600余家,提供各类就业岗位3000多个。2015年,该市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达23.41亿元,比上年增长41.9%。今年1-9月,该市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达42.16亿元,同比增长151.3%。丽水市通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开启了农村生产方式的大变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