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农企

本源家庭农场让村民在家门口上班

  每天凌晨,临海市白水洋镇八村村民张学院先上自家菜地瞧瞧,吃过早饭就去后门山的农场上班了。
  与城里人一样,他每天都准时上山,下午放工后下山。张学院说,他在山上的主要工作是机械养护、泥水活,有时也干一些除草、施肥的农活。这样一年下来,光工钱就有六七万元,比过去每年外出打工强多了,这完全得益于位于该村后门山的临海市本源家庭农场。
  本源家庭农场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集油茶、高山水果、蔬菜种植和原生态鸡、鸭养殖及生态观光农业于一体的家庭农场。年近六旬的村民张礼文年轻时闯荡杭州,在杭州干了35年的建筑行业,2012年春节返乡,看到家乡的后门山有1100多亩荒山因无人领头开发,一直荒着。他毅然放弃杭城富足的生活,一头“钻进”荒山,修道路、开梯田、种油茶,硬是把荒山开发搞得红红火火。“多的时候,山上每天有70多个民工,少的时候也有几十个民工。”张礼文说,由于农场位于海拔760米高处,地方偏僻,交通相对不便,为了吸引更多的民工上山一起创业致富,上山打工的工钱相对山下每天要高出50多元,还包吃包住,从而吸引了周边乡邻踊跃上山。“已经在农场上班3年了,以前是筑梯田,现在是修游步道,每天工钱有三四百元。”李小叶笑着说,对这样的打工工资挺满意的,现在既能不出家门就挣到钱,又不用担心耽误农事和照顾家庭。
  据了解,本源家庭农场的员工大都是周边乡邻,4年来,农场仅发放员工工资就达800多万元。该村村主任李治国说,昔日荒山是村民的一块心病,由于没有开发资金,大家只能望山兴叹。眼下张礼文领头办起了家庭农场,千亩荒山终于成了乡邻致富的聚宝盆。 杨叶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