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乡村故事

温州樟里村建起乡音乡愁交流圈

  这几天,温州市鹿城区七都街道樟里村特邀温馨瓯韵说唱团到文化礼堂“樟里词场”唱鼓词,20多位老人聚在一起乐享鼓词时光。“这个文化礼堂的配套平台,就是村里的侨胞侨眷众筹建起来的。”正在现场拍摄视频的樟里村党支部书记包爱通说,他要把这里的乡音及时传送给捐建村文化平台的海外华侨。村里新建的“樟里记忆馆”承载着村里满满的旧记忆,百姓舞台和文化广场也让“空巢”侨眷有了热闹的交流圈子。
  樟里村位于浙南著名侨乡鹿城区七都岛西南,全村有1900多名侨胞,遍及世界20多个国家与地区。“多年未能回乡的海外华侨常要求拍摄一些村里的文化活动,发在侨胞微信群以解乡愁。”包爱通说,今年村里借着乡村文化礼堂建设,把众筹建设乡村文化平台的点子发到侨胞微信群。
  很快,众筹倡议得到了侨胞侨眷的支持。旅美华侨黄小林率先将自家建于上世纪60年代、占地约200平方米的老宅无偿捐出,改造成留存侨乡历史的“樟里记忆馆”。此举引起了热烈反响,土灶、酒缸、雕花古床、竹木家具等一批批饱含民俗印记的家当纷纷汇集起来。“大家一看到这些生产、生活老物件,就能勾起过往的回忆。”包爱通说,现在还时不时有村民将家里的一些老物件捐出来,还有华侨把国外搜集到的一些民俗用品带回记忆馆。如今,樟里记忆馆已成为村民的好去处,还吸引了不少城里人前来参观。
  眼见家乡热闹起来,旅美华侨黄定福也坐不住了,他把自家300多平方米的宅基地让出来,用于建设百姓舞台和文化广场。这一举动引来更多侨胞侨眷参与众筹。亲情视频室、鼓词场、门球场、百姓舞台、文化广场等配套场馆因众筹款的投入陆续开放,处处可见侨乡元素。每天必办的“樟里词场”,成为村里老人听鼓词、拉家常的最热平台;亲情视频室里,留守老人不定期与海外游子对话;华侨们第一时间聆听乡音,了解家乡近况;文化广场上,排舞队、腰鼓队正为汇演加紧排练。包爱通说,接下来,村里打算根据习俗节庆日开展主题交流活动,加强侨胞侨眷的联系。 尤建明 陈梦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