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了《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这份48页的超长文件,对今后五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全方面的部署。小编结合具体内容,把农民朋友最关心的问题为你梳理一下。
今后五年,国家会怎么帮你增收
《规划》总的思路是:深度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农民创业就业环境,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对于不同类型的人群,《规划》有不同的措施,因人制宜帮大家的“钱袋子”鼓起来。
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
1.农产品加工业升级。国家将继续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深加工。
2.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健全跨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和农资、消费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格局。
3.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围绕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美丽村庄,发展农田艺术景观、阳台农艺、农事节庆活动等创意农业。鼓励发展工厂化、立体化高科技农业,以及定制农业、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4.促进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增值收益。创新发展订单农业,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鼓励大型粮油加工企业与种粮农户以供应链融资方式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鼓励发展股份合作,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探索建立以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和企业的利润分配机制。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1.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发展种养大户和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
2.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支持承包农户将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倡导租金保底与利润分红相结合的收益分配机制。
3.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重点支持为农户提供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服务。支持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专业化规模化服务。
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格局。
1.鼓励输入地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对口帮扶输出地建设承接产业园区,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带动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
2.鼓励积累了一定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农民工,抓住机遇创业兴业,把小门面、小作坊升级为特色店、连锁店、品牌店,把适合的产业转移到家乡再创业、再发展。
3.引导和鼓励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渠道下沉,带动农民工等人员借力“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现代商业,对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绿色农产品等输出地特色产品进行挖掘和升级,促进品牌化经营。
4.鼓励返乡人员共创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林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模种养、农产品加工、农村服务业以及农技推广、林下经济、贸易营销、农资配送、信息咨询等产业。
完善农民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依法将与用人单位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积极推动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办理失业保险。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保障安全生产,加强职业病防治和农民工健康服务。及时将返乡创业农民工等人员纳入到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范围。
今后五年,农村土地改革如何深化
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
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完善“三权”分置办法。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稳定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规范草原承包行为和管理方式。引导农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使用权有序流转。
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土地征收程序,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保障农户宅基地的用益物权和住房财产权,改革农民住宅用地取得方式,探索农民住房保障新机制,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
今后五年,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有何亮点
1.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重点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产能提升。
2.优化补贴支持方向,重点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倾斜,向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
3.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对农民实行直接收入补贴。探索建立国家补贴与农户责任挂钩的办法。
4.继续执行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增强政策的灵活性。
5.积极开发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品种。探索开展重要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以及收入保险、天气指数保险。加大中央、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及重要农产品保险的保费补贴力度。支持地方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渔业保险、设施农业保险、农机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