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农博·产地

台州 唱响农业转型升级“好声音”

  •   台州是一座创新之城,也是一块活力之地。近年来,该市立足农业“两区”建设这一主平台,创新农业发展体制机制,多措并举做好特色品牌、生态安全、全产业链发展等文章,唱响了农业转型升级的“好声音”,现代农业发展活力四射。
    特色鲜明铸品牌
      台州,居山面海,平原丘陵相间,适宜的气候坏境和特殊的地理因素,为台州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温岭西瓜、临海蜜橘、玉环文旦、三门青蟹、仙居杨梅、路桥枇杷、临海西兰花、黄岩茭白等特色产业享誉省内外。
      一直以来,台州市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做强当地农业特色产业。目前,全市已形成水果、茶叶、花卉、蔬菜、果用瓜和畜牧等6大特色板块15个产业带。
      近年来,台州在巩固柑橘、杨梅、大棚葡萄、枇杷产业的基础上,推动蓝莓、猕猴桃、火龙果、樱桃、树莓、无花果等新兴产业发展。目前,该市柑橘产业已形成了以临海、黄岩、椒江为主的早熟特早熟温州蜜柑、本地早等优质鲜销柑橘产业带和三门至玉环沿海高糖系中晚熟温州蜜柑、脐橙、文旦、高橙产业带。全市葡萄总面积8.9万亩,其中设施栽培面积8.7万亩,设施化率达98%,种植面积位于全省前列。西兰花、茭白等产业领跑全国,大棚西瓜深受市场欢迎。传统畜牧业加速向规模化、生态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仙居三黄鸡、天台黄鸡、温岭草鸡和三门蛋鸭等特色产业带。
      特色产业的发展,为农产品品牌建设打下了基础。目前,该市已有无公害农产品255个、绿色食品193个、有机食品42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24个,水稻、杨梅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分别达6万亩、13.2万亩。全市注册农产品商标8200多件,其中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4件、省名牌产品79个,涌现出了“涌泉蜜橘”“楚门文旦”“忘不了柑橘”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已拥有“中国蜜橘之乡”“中国杨梅之乡”“中国枇杷之乡”“中国高橙之乡”等17个“中国特产之乡”称号。
    新型业态添动力
      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快速成长,是近些年台州现代农业的一大亮点。打造全产业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这些新举措造就了农业新的业态,为产业转型升级增添了重要“砝码”。
      台州市近年来加大力度扶持发展与农业主导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重点推动粮油、水果、水产、瓜果蔬菜、畜禽、茶叶、笋竹等产业的深加工产品开发、营销,推动农业加工企业通过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技术服务等形式,与农户形成产、供、销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黄岩区水果产业全产业链、温岭市水产品产业全产业链、天台县中药材产业全产业链和仙居县杨梅产业全产业链被认定为全省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据了解,黄岩区水果产业全产业链建设,建有各类基地8万余亩,带动农户7万余户,从事产业化经营的农户,户均增收超过7000元。
      台州市还立足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引入现代旅游理念,积极拓展农业功能,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注重特色、多元投入”的思路,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到去年年底,该市已建成休闲观光农业景点169个,拥有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示范点4个,星级企业7家,中国美丽田园景观4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3个,省市级休闲农业园区15家。临海羊岩山茶园、仙居下各镇葵花园等农事景观荣获“中国美丽田园”称号,仙居杨梅栽培系统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临海柑橘节、仙居杨梅节、三门青蟹节、玉环文旦飘香游等大型农事节庆活动,更是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到台州观光旅游。全市去年农业休闲观光总人次达717.54万,实现休闲观光农业产值23.76亿元。
      此外,基地直供、农超对接、第三方专业配送等为代表的农产品现代物流配送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迅速崛起,建成农产品配送中心35家,联结生产企业和基地1000多家,海鲜干货电子商务平台——浙江长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开业,“淘宝特色中国·台州馆”建设进程加快,为农产品网络销售搭建了良好平台。农业新型业态的蓬勃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夯实基础强实力
      自2010年以来,台州市扎实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已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59.53万亩、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36个。成功创建温岭市、三门县两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10个、主导产业示范区49个和特色农业精品园77个,全面完成“十二五”建设目标任务。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实现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为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代农业园区内先进设施装备、前沿生产技术大量应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功能区粮食单产、园区亩均产值分别比区域外高8%和20%以上。
      台州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农业”这一重点,深入开展畜牧业污染整治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生猪存栏5头以上散养户整治3537户;完成规模水禽场整治452家,占计划完成数的100%;创建美丽牧场19家,占计划完成数的106%。全市初步完成37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创建任务,天台、仙居、三门3个县整建制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初步形成了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发展格局。
      主体强,则实力强。台州市以创建现代农业经营机制创新试点市为契机,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去年年底,全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5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40家、专业合作社7391家、家庭农场880家,全市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比重达61.08%,流转土地92.36万亩,为现代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