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畜牧转型升级特刊

绍兴主攻现代品质畜牧业

  •   绍兴市地处宁绍平原,畜牧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畜禽养殖排泄物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影响了周边环境。2013年末,省委省政府吹响了“五水共治”倒逼产业升级的号角,绍兴市也开始全面开展畜牧业转型升级工作。近3年来,全市累计清养关停畜禽养殖场5000多家,全市生猪存栏量从2014年初的116.84万头调减至目前的70.37万头。畜牧业告别了“脏、乱、差”的形象,正逐步向“绿、富、美”华丽转身。
    清养整治促转型
      作为柯桥区拟保留的16家生猪养殖场整治提升的样板,绍兴天天田园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已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平常印象的猪场:猪舍整齐划一,外观粉墙黛瓦,夹以花木种植,与周边山水融为一体。如果不是看到门口的一排字,你很难想到里面竟是一个年出栏生猪2.5万头的大型猪场。“我们采用的是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的治理模式。前者就是将所有猪舍收集的雨水,全部纳入雨水管。而后者是先将含有猪粪和猪尿的污水集中到一个收集池里,再用一台猪粪干湿分离机对污水进行干湿分离,出来的干粪装袋作为肥料,销售给周边农户用于庄稼施肥。剩下的沼液经厌氧发酵处理后,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公司副总经理沈治国说,实施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后,不但干的猪粪可以销售以抵消一部分排污费用,还基本消除了污染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为实现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全覆盖,绍兴市针对不同规模不同区域出台了不同的政策:对存栏50头以上规模场实施“一场一策”治理;对存栏5-50头散养户实施“一县一策”治理;对存栏5头以下散养户开展生态整治;禁养区及位于限养区内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规模猪场一律予以清养关停;有治理条件的规模猪场在限定时限内完成养殖排泄物治理设施建设。
      据统计,自2014年以来,全市共清养关停存栏生猪50头以上规模猪场3411家,关停存栏5-50头养猪户708家,生猪存栏5头以下散养户整治全面完成,保留的779家规模猪场全部核定养殖最高限量。全市累计落实农牧结合配套用地约80万亩,干粪全部应用到种植业,污水处理除21家规模猪场采用生物或工业化处理纳管达标排放外,其它758家规模猪场均采用农牧结合生态循环模式进行处理,全市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8%。
    美丽生态促升级
      浙江宝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杭州湾畔,是一家专门从事金华猪种质资源保护与产业化开发的牧场,现有存栏生猪约7300头。牧场周边10公里范围无村庄,所在地近20万亩海涂为全国性的绿色无公害果蔬和水产养殖基地,整体生态环境优势突出。牧场占地400亩,场内除现代化养殖设施外,还配套建有青饲料基地、猕猴桃葡萄采摘基地、四季时蔬种植园、园林苗木种植园,猪舍掩映在绿树和花木丛中。
      为保证环境无污染,牧场采用干收粪的办法,干粪做成有机肥外售,尿液污水经沼气池发酵,进入生化处理池进行膜生物反应器曝气处理,最后流入55亩狐尾藻人工湿地,藻池采用六级循环,逐级处理,尾端出水达到国家二级农用灌溉水标准,通过喷滴管网配套场内及周边种植业,养殖排泄物完全实现资源化利用。
      作为全省首批20家美丽生态牧场之一,宝仔公司是绍兴畜牧业转型升级路上的一个缩影。今年5月,绍兴启动创建美丽牧场工作,制定美丽生态牧场创建标准,实行省、市、县三级联创,对验收合格的市级美丽生态牧场给予4万元/家的奖励。“林、果、蔬、渔”与牧业有机配套的永宁弟兄;农牧内部循环并集生产、观光、休闲功能于一体的“一景乳业”;园林建筑、绿化景观与生产设施相互融合的“宝仔农业”;应用狐尾藻生物技术与工业化处理相结合的“祥盛农业”等示范性养殖场,都是美丽牧场建设中的一个个耀眼成果。
      今年全市共计划创建省级美丽生态牧场25家、市级25家,力争通过3年努力,使全市三分之一规模养殖场实现洁化绿化美化,并创建成为市级以上美丽牧场。
      畜牧业不只养猪。关停了不少养猪场的同时,绍兴市也给养猪户们提供了新的致富路。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绍兴市“十三五”品质农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发展品质农业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了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进一步调整优化了区域布局结构,重点壮大优质猪、绍兴鸭、浙系长毛兔种业,适度发展奶牛、湖羊、蜜蜂等产业。
    长效监管不放松
      治污有成效是好事,但要保持长效,就需要完善监管机制。
      绍兴市坚持把“怎么管”作为探索建立畜牧业污染防控监管长效机制的问题导向,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技术等措施,构筑有效的监管方式。
      为加强联合巡查,形成执法合力,绍兴市农业、环保、治水等部门联合建立了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严厉打击不按规定处置畜禽排泄物、违规复养、禁养区养殖和随意丢弃病死动物等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已先后多次开展巡查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即时移交,督促落实。
      目前,绍兴市共落实县、乡、村三级畜禽养殖污染防控巡查人员1140人,全面覆盖108个有生猪养殖的乡镇。村级巡查员对辖区内养殖场(户)每周巡查不少于1次,乡级巡查员每月巡查不少于1次,县级巡查员不定期开展巡查。
      为尽量做到监管无死角,绍兴市还启动了线上智能监管平台建设。今年年底前,列入今年生猪重点县线上智能化防控平台建设的养猪场可全面完成建设,并与省级智慧畜牧业云平台对接。视频监控、软件平台等现代化智能监控手段都将在养猪场应用,做到全天候、全过程监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