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科技助力淳安甘薯产业转型升级

  连日来,淳安县梓桐镇黄村村梓桐鑫丰红薯专业合作社的员工正忙着收获甘薯并进行分级包装,大薯用于加工农家薯条,小薯则运往超市鲜销。该合作社日收购鲜薯达1万公斤以上。
  甘薯产业是淳安梓桐的一大传统农业产业。梓桐镇现有甘薯种植面积约1.9万亩,有多个品种,亩产约为5000斤左右,年产约5万吨甘薯。梓桐境内大多种植栗薯,栗薯含有大量淀粉,可以用于提取甘薯淀粉。然而,传统甘薯淀粉加工工艺会产生大量高浓度酸性有机废水,直排会对河流水质造成一定影响。
  在当前“五水共治”的大背景下,梓桐甘薯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为促进当地甘薯产业转型发展,帮助农民增收,浙江省农科院依托院地合作项目“甘薯新品种引进与应用示范”,引导农民种植高效的鲜食甘薯品种,同时帮助当地发展无污染的薯脯、薯条加工业,助力甘薯产业转型升级。
  省农科院作核所研究员吴列洪介绍,今年省农科院为梓桐鑫丰红薯专业合作社提供新品种种薯3000余公斤、脱毒种苗2万余株。这些新品种薯由合作社统一育苗后提供给农户种植。针对当地农户种植甘薯普遍不起垄、氮肥使用较多等问题,省农科院专家还开展栽培技术培训,到田间指导农民生产。今年省农科院在梓桐镇示范种植新品种“浙薯13”“浙薯33”“浙紫薯3号”等5个新品种300余亩,供农民参观、选择。这些新品种普遍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水平,其中“浙薯33”鲜薯亩产可达3079.2公斤,而且品质特别好,干化率高、糖化快,适宜作鲜食和薯脯加工兼用,受到农户欢迎。
  省农科院还安排资金帮助合作社改造甘薯育苗及贮藏设施,为甘薯产前、产后提供保障。同时,省农科院还为合作社牵线搭桥,引进番薯干加工企业,解除薯农的后顾之忧,提高种植效益。目前,合作社已与我省甘薯加工龙头企业——遂昌金色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产销对接。据了解,甘薯加工成薯条后可增值2-3倍,效益比制成淀粉、加工成粉丝增加50%以上,薯农民每亩收入可达3000-4000元,农户真正享受到番薯产业转型升级后带来的可观效益。 连彦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