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教授汪三贵在《北京日报》撰文说,产业精准扶贫是脱贫攻坚的主要方式,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路径。贫困地区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一是贫困地区地理条件差异大,资源类型丰富,小规模的特色产品较多,适合发展区域性的特色产业。二是由于工业生产不发达和农业生产方式落后,贫困地区总体上污染程度较低,具有发展绿色和有机生产的巨大潜力。三是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休闲、养生等产业的良好条件。四是贫困地区发展高质量特色产业,已具有较好的市场基础。
做好产业精准扶贫并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加大贫困地区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首先是完善产业规划和布局,根据各地的资源条件和比较优势差异化发展特色产品,提高产业发展的效率增强抗风险能力。其次是大力培育有竞争力的新型市场主体,让市场主体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来主导特色产业发展。与此同时,要在硬件和软件上齐发力,在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创新互联网扶贫模式等方面进行有效探索,把贫困地区的发展潜力激发出来,风险和成本减低下去,使特色产业发展成果能更多惠及贫困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