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遂昌依托智慧化推动精准惠农

绿色惠农卡 农民乐呵呵

  □见习记者 杨凌紫 通讯员 马方芳
  本报讯 如何保证涉农补贴专款专用?如何引导农民绿色生产?如何收集农资交易数据,实现全程可追溯?2月21日,记者在遂昌县绿色惠农信息平台里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
  遂昌县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于2015年底开始打造“绿色惠农卡”,建立集信息采集、发布、存储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惠农信息平台,以智慧化手段支持农业政策落实,破解基层惠农资金监管难题,发挥惠农政策的导向、激励作用。“绿色惠农卡”通过整合惠农资金、电子货币定向支付,落实“谁种地谁受益”,实现政策扶持精准化。“过去,各种惠农补贴通过不同的银行账户以现金方式发放给农户,有的农户把钱用于非农项目,没有真正发挥支农资金的作用。”遂昌县农业局总农艺师朱金星说,如今,各类惠农资金统一打入“绿色惠农卡”总账户,通过程序设定,农民只要在定点单位购买化肥、农机具等农业投入品或享受指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就可使用补贴,确保了资金用于农业生产。目前,遂昌已整合农业支持保护、规模种粮、统防统治、有机肥、茶叶加工追溯服务等5大类补贴,发卡5万张,平台已拨入补贴资金996万元,农户已通过刷卡享受补贴586万元。“绿色惠农卡”一头牵着“惠农”,一头牵着“绿色”,撬动着当地农业向生态、绿色方向发展。“叶明付,10时17分在练溪小蓝农资店购买复合肥料,农资总额400元,补贴100元”“毛青芳,10时36分在大柘立山农资店购买有机肥料,农资总额80元,补贴80元”……
在绿色惠农卡办事大厅,工作人员打开实时交易平台,记者看到农户在购买不同农资时获得的补贴数额不等。朱金星告诉记者,在绿色惠农信息平台建设中,县里根据制定的《绿色惠农卡可支付比例方案》,设置了不同农业投入品的差异化补贴梯度,以此引导农户使用高效环保的农资商品。
  据绿色惠农信息平台统计分析,2016年惠农平台上线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销售占比达81.3%,高风险农药中的草甘膦、毒死蜱与2015年同期相比,销量分别下降56.3%、42.1%。“卡内可支付比例设为五档,如果购买草甘膦、毒死蜱等高毒农药,无法使用卡内补贴,购买低毒高效农药则有数额不同的补贴,有的可享受100%的补贴。使用“绿色惠农卡”后,农户会主动购买环保型农资商品,店里环保型农资商品的销售量比以前提高20%左右。”遂昌县三仁畲族乡刘叶军农资店店主刘叶军说。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运营,绿色惠农信息平台已收集了持卡农户的土地承包面积、种植信息,实时记录了农户购买农业投入品以及统防统治、农产品加工服务等相关信息。截至目前,平台已采集数据近百万条。“今年,遂昌将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建设绿色惠农卡V2.0提升版,通过数据共享、统计分析、深度挖掘,评估农业面源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风险等级,并科学研判关键控制点,及时开展农技服务、调整农业惠农补助政策等,提高补贴、监管、服务的精准度。”朱金星说。

  大力推进手段智慧化,包括推进生产经营手段的智慧化和管理手段的智慧化。
  围绕绿色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着力构建浙江绿色生态农业扶持政策体系势在必行,而政策落地是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推进政策落地过程中,要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积极创新模式、手段、机制,推动政策扶持更具针对性、操作性和便捷性。
  利用智慧化手段建设绿色惠农信息平台,实行一卡通到户提高政策实施效率,建立农业绿色生态发展政策引导、激励机制,这对优化支农方式、创新扶持手段、完善激励机制来说是积极有益的探索。
(省农业厅计财处处长 徐建华)
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