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振通宏茶业有限公司与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茶叶深加工专家刘政权副教授和梁进博士后合作,研究抹茶在茶食品系列产品中的应用、冰水冷泡茶系列产品开发、食品超微及纳米化加工技术及新产品开发等茶叶精深加工项目。“振通宏”成立于2008年,董事长范正荣是云和县人,1990年到松阳从事茶叶经销。1998年,他相继办起了茶叶加工厂和保鲜库,购置了茶叶加工设备和运输工具,并于2000年建立松阳县振通宏茶叶加工厂。
茶叶是初级农产品,将原本中低档的毛茶制成精制茶后,其品质提高了,形状也更美观了。范正荣介绍说,最初,企业以名优茶为主导产品,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开设分店,产品还远销西非、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振通宏银猴龙剑”还荣获第七届、第八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和第八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
虽然名优茶和大宗茶年销量达到4000余吨,同时提高了县域及周边产茶地区的名优茶和大宗茶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但范正荣还是不满足,在他看来,茶产业想要可持续发展,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
2008年,范正荣投资成立浙江振通宏茶业有限公司,引进功能性速溶茶粉生产线和各类粉茶生产线,生产速溶茶粉、抹茶,从原来生产名优茶向茶叶深加工转变。目前两条深加工生产线年产量达2000多吨,年消耗干茶1万余吨,不仅带动了松阳的茶产业,还辐射至邻近的遂昌、云和、武义以及福建、云南、四川等省的茶产业。
“普通的茶叶制成速溶茶、抹茶后就成了高端产品,不仅是生产茶饮料的上好原料,还可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多种行业,终端产品深受国内外年轻消费者的喜爱。”范正荣说,“振通宏”相继开发了茶饼干、茶面条、茶糖果、茶叶熏腿、茶叶香肠、茶叶年糕等含茶产品,通过精深加工,实现了茶叶从“喝”到“吃”“用”的转变。今后,将继续开发各类茶叶精深加工产品,打造中国茶叶精深加工生产基地、创建环保生态型现代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从而实现公司、茶农、用户等利益相关者多赢的局面。
朱少珍 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