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益新
一份温室甲鱼养殖场集中整治工作一览表,一盒颈舒颗粒,一叠治水工作笔记,这便是桐庐县瑶琳镇农科员童有希办公桌上的全部内容。一览表上画满了圈,注明了哪个甲鱼养殖场何时签了停养协议书,未画圈的,也许就是童有希未了的心愿,时间定格在2017年3月29日。
当天下午,童有希和镇农办的钟兴华一起去姚村村,与村干部商谈在剿灭劣Ⅴ类水战役中如何进一步做好温室甲鱼养殖场的整治工作。下午4时多,童有希觉得胸闷,便起身到窗口透透气,不一会,他突然倒下。虽被急送附近医院抢救,但因为突发心梗,童有希没能再起来。
他经常工作到深夜
瑶琳是桐庐的甲鱼养殖大镇,全镇养殖户达70余户,年产值1亿多元。以前,瑶琳镇以温室养殖甲鱼为主,养殖大棚需要定期换水,换出的废水直接排入河道,河面上蒙着一层厚厚的甲鱼排泄物。
在深入推进“五水共治”中,桐庐县提出,要全面整治温室甲鱼养殖业。“根据县里的要求,镇里决定在前阶段整治的基础上,全面关停温室甲鱼养殖场。作为关停温室甲鱼养殖场的推进者之一,童有希一家一家地做养殖户的工作,经常工作到深夜。”钟兴华和童有希共事20多年,说起童有希的突然离世,这个40多岁的男人数度哽咽。
钟兴华告诉记者,1959年出生、有着20多年党龄的童有希,2012年起就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镇农办主任。虽然退居二线,可他干的还是一线的活。“全镇有温室甲鱼300多万只,关停养殖温室,养殖户损失少则数十万元,多则上千万元,他们一时想不通也难免。为了做好关停协议的签订工作,童有希从今年3月初开始,便没日没夜地接待养殖户,一边做思想工作,一边解答养殖户的疑问。
钟兴华说,3月29日下午1时他下村回来,看到童有希正在电脑上答复一封写给县纪检部门的匿名信,信的内容是养殖户对关停温室甲鱼场不理解。为此,童有希花了一个多小时认认真真地写了1000余字的答复。“写完答复信后,童有希对我说,我们还是再去姚村村听听养殖户的意见吧。”钟兴华说,姚村村是甲鱼养殖大村,有的养殖户对关停养殖场还不太想得通。其实,他是可以不去的,但老童说,他有着20多年农村工作经验,与那里的养殖户很熟悉,说话管用,便于做通养殖户的思想工作。哪想到他这一去就没回来……
他是接地气的农村干部
杭州瑶琳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永庆是瑶琳镇温室面积最大的甲鱼养殖户。用徐永庆的话来说,没有童有希的帮助就没有他的公司,所以在明知停养后要损失1000多万元的情况下,还是毅然签了协议。“3月25日下午5时多,童有希打电话给我,说他白天很忙,晚饭后想和我聊聊签停养协议的事情。”徐永庆告诉记者,那晚,他们一直聊到第二天凌晨1时多。童有希跟他谈了转产设想:种植花卉苗木,开发休闲旅游,或者养殖龙虾、河虾……童有希说,这些都比养甲鱼利润高,还符合“五水共治”的要求。并说,停养甲鱼后会继续帮助他转型升级,叫他啥都不用担心。“在3月26日晚上召开的甲鱼场整治会上,我第一个签了字。”“心里装着群众,做事公正。”这是姚村村党支部书记张钧亮对童有希的评价。他告诉记者,关停温室甲鱼养殖场工作开始后,童有希三天两头往村里跑,“童有希与村里的每一个养殖户接触,详细了解他们的困难,一起商讨转产办法。有的养殖户有抵触情绪,童有希就自掏腰包请他吃饭,边吃边聊,让他从抵触到理解、支持。”“童有希是位接地气的干部,他不拿政策压我们,而是站在我们的角度想问题,帮我们出主意。”桐庐瑶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永生说。“因为治水,我在2014年底认识了童有希,那时镇上的曹源溪是Ⅳ水,离县里要求的Ⅲ类水标准差一个级别。”瑶琳镇党委副书记杨振武红着眼眶回忆,第一次见面时,童有希就把个中的原因分析得头头是道,他建议镇里把甲鱼场的污水纳管,这样才能使曹源溪的水质达到Ⅲ类水标准。镇里采纳了他的建议,并落实了相应措施,杨振武说,“上个月,曹源溪水质达到了Ⅱ类水标准。”
他只有一张全家福
在童有希家里,记者看到一张全家福,这也是他一家五口唯一的合影,照片中的童有希笑得很灿烂。那是去年秋天,他被家人拉着去了趟千岛湖。人在千岛湖,嘴里却老嘟囔着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完。“我真是庆幸去年拍了这张照片。”话刚出口,儿子童佳鹏泪如雨下。
童佳鹏告诉记者,早上7点前出门,深夜到家,是父亲的工作常态。他经常跟父亲说:“爸爸,感觉好长时间没见到你了,家就是你的旅馆啊!”“爸爸,现在家里条件还不错,你都退居二线了,能不能不这么拼了?”“爸爸,你最近老是说颈椎痛,一定要抽时间去趟医院。”……面对儿子的不解和劝说,童有希总是嘿嘿一笑,带着他那个装着资料和止痛药的包又出了门。
童佳鹏说,父亲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腰椎间盘突出等多种疾病,可每次身体不舒服,他只会叫母亲拍拍背、揉揉肩、用热毛巾敷一敷,实在不行就吃止痛药。前几天,父亲一直说身体不舒服,母亲就每天打电话提醒他去医院。3月29日下午,母亲打电话给父亲时,接电话的已是钟兴华了,父亲再也接不了电话了。
“父亲爱看的电视节目之一是‘钱塘老娘舅’,他说退休后也当个‘老娘舅’,帮大家解决生活琐事。”童佳鹏说,亲戚朋友都说父亲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以后肯定能发挥余热。可是,还没等到退休呢。
“父亲就是太爱工作了,放心不下有困难的村民,他放心不下瑶琳镇的绿水青山。”童佳鹏低头喃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