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论坛

对我省畜禽种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   □叶莲芝
      畜禽种业是畜牧业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对现代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我省历来重视畜禽种业发展,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切实加强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畜禽种业建设。截至目前,全省有猪、禽、牛、羊、兔、蜂等56个畜禽种类和类群,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其中34个地方畜禽品种被纳入省级遗传资源保护名录,13个畜禽遗传资源品种被纳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5个品种获国家级畜禽新品种证书,长毛兔、蜂、绍兴鸭等种质水平一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拥有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13个,总数位居全国前列,初步建立了以保种场为主体,保护区、活体基因库与遗传物质保存相结合的科学保种机制。
      尽管我省在畜禽种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不力。我省是全国畜禽遗传资源大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丰富,但已明确列入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品种保护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刚组建的保种场基础薄弱,项目扶持方式难以实现品种全覆盖,不少品种仍未采取系统的保护措施,处于濒危状态。
      二是种畜禽潜在价值开发不足。不同的畜禽品种有其独特的特性,由于目前对有些畜禽品种研究系统性不够,其潜在价值尚不清楚或应用技术研究没有突破。如金华猪在人体器官移植上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很少为人所知。
      三是种畜禽企业整体竞争力偏弱。虽然我省种畜禽生产企业数量较多,但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大型种畜禽龙头企业还不多,不少种业企业规模小、水平低,创新力、带动力不强,难以与现代化大型种业集团竞争。同时,主要畜禽品种的生产性能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缺乏具有真正竞争力的种业品牌,整体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是种畜禽生产经营监管薄弱。种畜禽生产经营行政许可下放后,有些地方执行规定不严,发证不规范,对种畜禽生产中的违法行为查处不力;由民营企业承担保种任务的形式存在难监管、不稳定等现象。
      根据我省畜禽种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规范管理,构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的良好秩序。
    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完善依法监管机制,加快推进依法治牧、依法治种。一是完善《畜牧法》配套法规。争取将《浙江省种畜禽管理办法》上升为《浙江省畜牧业管理条例》,将先行协议保种的相关政策真正上升为法律规范,强化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二是规范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强化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现场审验和发放制度,严禁不按规定或超范围生产经营。提高种畜禽生产准入门槛,积极推行畜禽种业“五个一提升行动”(即每个省一级以上承担纯种繁育的种畜禽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纯种选育与新品种培育目标、有一支专家领衔的育种团队、有一套现代育种必需的仪器设备、有一套系统完整的场内测定数据、有一批新品种培育成果),促进畜禽种业健康发展。三是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种畜禽执法监管。充分发挥各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的作用,强化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种畜禽领域内的执法监督检查,对未经批准开展经济杂交、销售假劣种畜禽等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营造健康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环境与种畜禽市场秩序。
    (二)精细管理,推进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落实协议保种制度,规范保种场管理,加强畜禽遗传资源管理。一是依托智能管理系统,落实协议保种制度,加快建立畜禽遗传资源评估监测平台。二是依托信息化建设,构建畜禽遗传资源品种信息数据库,提高管理效率。三是依托“互联网+”,构建畜禽遗传资源动态监测平台,实现畜禽遗传资源数据的实时报送、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和预警。
      (三)强化管理,提升畜禽种业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我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丰富的优势,在保种基础上强化开发利用,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一是立足美丽牧场建设,做强种畜禽企业。在创建美丽牧场的同时,可以现有重点种畜禽场为基础,通过抱团重组、整合资源等措施,做优主导品种,做大特色品种,打造集育、繁、推、生产于一体的现代畜禽种业集团。二是立足地方特色精品,打造种业集聚区。抓住当前消费者青睐地方畜禽品种独特风味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的市场优势,在保种基础上拓展开发领域。深入挖掘“两头乌”猪、湖羊、蜂、长毛兔等种质资源的文化内涵,不断拓展其娱乐性、保健性、观赏性功能,不断提升种业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推进区域特色畜禽遗传资源开发和种业集聚。三是立足科技创新,打造新品种优势。创新畜禽良种引进、研发与推广机制,扶持和引导企业以地方品种资源为育种素材,通过开展联合育种、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和打造高素质科研团队等,推进传统育种与现代基因育种的技术融合,培育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竞争优势、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提升畜禽品种质量和种业层次,不断提高我省畜禽种业水平。
      作者单位:省畜牧兽医局
      乌克兰分子遗传学专家、博士奥克桑娜服务诸暨国伟禽业多年,与中俄等国同事共同从事绍兴鸭品种改良的研究工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