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吴兴环渚打通河道“毛细血管”

  近日,湖州市吴兴区环渚街道治水联络员凌志根据监测报告,在地图上标出一处处劣Ⅴ类小微水体。万安村、金锁村、邵家墩村、瑶台村……一个个红色的圆圈在笔下出现,需要整治的水体被逐个锁定。
  自湖州市打响全域剿灭劣Ⅴ类水战役以来,环渚街道对辖区内的小微水体进行“会诊”,把准治理“脉搏”。经过梳理,共排查出25处疑似劣Ⅴ类小微水体,通过专业检测,确定其中6处为重点整治对象。“在调查中,我们详细了解每一处小微水体受污染的原因。”凌志说,根据具体情况,为每处小微水体建立档案,制定整治方案。
  针对排查出来的6处劣Ⅴ类小微水体,环渚街道打响了全面治理的攻坚战。“目前,部分村已开始清淤通水,并加强河道保洁。”凌志带着笔者来到瑶台村,指着路边一条百米长的沟渠说,“这条圩沟前几天刚完成清淤,‘臭黑沟’变成了‘清水渠’。”
  据介绍,这条圩沟是条“死水渠”,此前,沟里满是泥浆,水黑乎乎的。3月中旬开始,瑶台村治水队员对圩沟进行清淤。“清淤攻坚战已在街道陆续铺开。”街道办事处主任傅军说,除了6处劣Ⅴ类小微水体,街道将组织力量对其他河道进行“回头看”,确保水质常治常清。同时,组织街道(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等加入治水行列,进一步推进“五水共治”。
  环渚街道有46条河港。其中,藤桥港是主要河流,很多分支汇流至此,然后流入大钱港。“藤桥港全长3.234公里,去年,我们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体,使其成为‘景观河’。”傅军说,“治水是一个整体,通过治理小微水体,打通河道‘毛细血管’,可以保障治水的长期效果。” 吴昊 陈晓杰 潘秋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