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品牌

华丽嬗变中的金奖惠明茶

  •   □本报记者 俞霙 文/摄
      云雾缭绕的景宁,小路在山间蜿蜒,茶园在山坡延伸,碧叶连接着蓝天。近日,记者走进丽水景宁茶园深处,探寻当地如何打造“金奖惠明茶”这张金名片,让这千年古茶焕发出新的生机。
    茶文化助推品牌建设
      农历三月是景宁一年茶事中最忙碌的日子,走进该县张村乡敕木山茶园,不时能听见歌声婉转优美的采茶曲,循声而去,原来是采茶工们正忙着采摘今年的春茶;山脚下,惠明寺旁,畲家茶女捧出鲜嫩的茶叶,缓缓冲泡,茶香四溢,游人们、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捧起茶碗,以茶会友……
      敕木山上的茶园多在海拔600米左右的山坡上,土壤以酸性砂质黄壤土及香灰土为主,土质润泽、肥沃,景宁最著名的惠明茶便产自这里。
      惠明茶历史源远流长,自唐代便开始种植,距今已有1200年。唐咸通二年,惠明和尚缘款建寺,寺以僧名,村因寺名,茶为村名。一百年前,惠明茶走出国门,从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赢得了一等奖证书和金质奖章。“如今,惠明茶早已融入畲族民俗血脉之中,成为景宁畲族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景宁县农业局茶叶首席专家包佐淼说。
      对茶的眷恋,在畲族的风俗中可见一斑。畲族人民千百年来将茶与生活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风味的茶俗茶礼,“迎客茶”“新娘茶”“妯娌茶”就是其中的代表。畲族的魅力与茶交融。
      景宁县农业局党组书记周恩认为,通过深入挖掘和推广惠明茶文化,扩大惠明茶品牌知名度,是做大做强该特色区域品牌的关键,也是景宁茶旅融合、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的重要一步。
    统一品牌惠及全县茶农
      这些天,在景宁大自然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声隆隆,茶香四溢,工人们正加班加点赶制“金奖惠明茶”。据公司负责人介绍,这批金奖惠明茶,是专门为意大利、土耳其等国家生产的,价值达50多万元。
      据了解,目前,“金奖惠明茶”不仅在国内中西部地区开始普及,还销到了美国、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向国际市场展示其超凡的品质。
      “金奖惠明茶”是我省十大名茶之一,由于历史原因,惠明茶商标使用权曾经仅归惠明茶业有限公司一家独有,许多茶叶企业怕“竹篮打水一场空”,不愿意出钱出力共建“金奖惠明茶”品牌,纷纷自己注册品牌进行宣传营销,导致全县出现了惠明、奇尔、玉簪、迈挺等16种不同的商标。品牌纷争现象致使茶商们各自为战,造成严重的内耗,茶农更是难以从百年老品牌中受益。
      为了开启惠明茶产业发展的新篇章,景宁县农业部门狠抓“金奖惠明茶”的品牌统一和品牌建设工作。2014年,景宁县农业局与惠明茶业达成协议,惠明茶业同意将“金奖惠明茶”商标使用权交给政府,由县政府统一注册,无偿提供给该县其他茶叶企业共同使用,至此惠明商标使用权永久归全县人民共享。“‘金奖惠明茶’商标的统一,为景宁其他茶叶企业消除了共同发展惠明茶叶品牌的后顾之忧,有力地促进了惠明茶快速发展,对优化惠明茶产业结构,提升惠明茶产业发展水平有重要的作用。”包佐淼说。
      近年来,景宁县充分利用“金奖惠明茶”品牌与畲乡独特的气候环境优势,把茶文化与茶产业发展相结合,以统防统治、绿色防控为手段,不断扩大生态茶园规模,有力促进了景宁县茶叶产业增产增效。据景宁县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末,景宁县茶园总面积达6.4万亩,茶叶产量约2555吨,年产值4.07亿元。
    借节庆活动闯出新天地
    “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醇厚、甘鲜,这个茶品质不错”“火候掌握不准,导致茶叶外观上稍有欠缺”“叶底指标上表现为‘嫩厚成朵、嫩绿明亮’,总体来说分数较高”……近日,2017中国畲乡三月三·第五届惠明茶斗茶大赛在景宁县外舍凤凰古镇拉开帷幕,吸引了八方茶人相聚于此喝茶、赏茶、斗茶。
      本次斗茶大赛共有景宁县内26家茶叶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参与比赛,收到37个绿茶茶样,综合专家评审和媒体评茶大使评审,通过对每个茶样的外形、香气、滋味、叶底、汤色五项进行打分,最终,来自景宁县鹤溪街道敕木山村的蓝何法获得了金奖。
      近年来,景宁通过斗茶大赛、开茶节、畲乡三月三等系列民俗、节庆活动,充分挖掘畲乡茶的独特生态优势,提升惠明茶附加值,进一步扩大景宁惠明茶知名度和美誉度,助推景宁“金奖惠明茶”走向国际。
    采摘新茶
    斗茶大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