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休闲农业

产业融合释放柯城美丽农业新动能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阳春三月,万物在一声惊雷之后缓缓复苏,一场春雨之后,更是蓬勃生长。位于柯城区石梁镇坎底村的坎底观景眺台已经进入收尾阶段,眺台采用透明玻璃制作而成,站在眺台上往下望去,一株株新长出嫩叶的橘树犹如一张绿色的巨毯铺在坎底村零星的房屋周围,橘海公园的美景尽收眼底。虽然观景眺台尚未竣工,但现场已经有不少骑行爱好者和游客在路边停车、驻足,享受这一片橘海带来的惬意。
      近年来,柯城区将发展休闲农业与“五水共治”、美丽乡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家庭农场培育等有机融合,逐渐形成了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农旅结合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新格局。截至目前,柯城区已投入建设资金10多亿元,引进亿元级休闲农业企业2个,1000万元休闲农业10个,打造5条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带,建成30多个乡村休闲农业观光园,2016年乡村休闲旅游总人数293.02万人次,乡村休闲旅游综合收入1.30亿元。
    三产深度融合,夯实休闲农业基础
      柑橘产业是衢州地区的主导产业。衢州地处钱塘江上游,闽浙赣皖四省交界之处,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为柑橘产业链的延伸和深度融合提供了优越的地理环境。
      每到春天,柯城区石梁镇的全省首个橘海森林公园就被香气笼罩,站在观景台上,脚下的橘树郁郁葱葱,连片成海,雪白的橘子花点缀绿丛间,空气中弥漫着丝丝馨香,赏花踏青的游客纷至沓来。观景台等橘园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为游客提供了更便捷、舒适的观光环境。“五一小长假会有许多游客来观赏橘子花,到了十一长假,观光、采摘的人就更多了,有时候忙得都抽不开身。”衢州市柯城区征华家庭农场负责人华月冬告诉记者。
      位于柯城区石梁镇的中澳柑橘风情园斥资3.8亿元、占地3000亩,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据了解,该项目以“远看是公园、近看是果园、走进是乐园”为设计思路进行开发,项目完成后将成为柯城区集种植、加工、销售、观光、采摘等为一体的综合型园区。届时,柯城区将迎来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腾飞的新篇章。“中澳柑橘风情园规范化、精细化、多样化的管理,不仅提升了柑橘品质,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带动了橘园的旅游产业发展,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中澳柑橘风情园负责人赖振新说。
      以柑橘产业为基础,整体打造产业链,柯城区走出了一条以产业融合为基础的观光休闲农业之路。
      同时,该区加大柑橘深加工及冷链技术,斥资7200万元在石梁镇和姜家山村建造起两个柑橘出口产业园,总占地面积达134亩,为该区橘农构建了完善的出口柑橘综合服务平台,对该区柑橘产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015年产季出口柑橘2.25万吨,其中本地包装出口11274吨,提供原产地证明交易2750吨。
      柑橘长途运输对温度要求极高。为保证柑橘长途运输之后还保留原有的口感和品质,该区与浙江大学合作实施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柑橘适温冷链物流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应用》,并新建柑橘适温冷库近3000立方米。高科技成果的应用,使得出口的柑橘品质有了极大的保证。
      在柴家柑橘专业合作社内,柑橘光电选果机正在忙碌地运转着,引来不少参观游客的好奇。据介绍,该选果机不同于滚筒式选果机,可在无损伤的情况下检测果实的糖度。据介绍,该区今年计划花费200余万元引进两套单通道光电选果机和四通道分选机,可进行自动分级选果。高科技选果机的引进,不仅实现按糖度分级,而且提高了分选果实的效率,提升果品质量和标准化水平,降低了柑橘装箱的人工成本,提升了柑橘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据统计,柑橘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来,柑橘以燎原之势出口至菲律宾、马来西亚、孟加拉等11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最高达8万吨。
      近年来,柯城区不断加快柑橘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建设,总投资6500万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设施提升、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建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建设等多个方面,让产业融合充分带动乡村旅游,描绘出“一江碧水、两岸橘香”的生态画卷。
    打造绿水青山,助力休闲农业腾飞
    “山幽花寂寂,水秀草青青”用来描述柯城区的山清水秀,恰到好处。工作日的桃园七里休闲景区,有几队游客正在溪水旁的木制廊道上漫步,时不时拿起手中的相机对着有趣的玩意按下快门。
      近年来,柯城区结合“五水共治”、生态家园建设,不仅成功创建桃源七里4A级景区、沟溪休闲农业旅游景区等多个乡村休闲景区,而且让该区范围内的河道变得清澈见底,打造了石梁溪和妙源溪两条“原生态风情带”,“最美溪滩”和“最美溪流”亮相,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游山玩水。
      石梁溪是一条横穿坎底村的溪流,溪水在阳光照射下反射出金色的光芒,走近溪边,溪水清澈见底,溪底小鱼欢畅,穿梭于石缝之间,悠然而自得。岸边有一方面积为300亩的区域,挖掘机正忙碌地工作着。据了解,这一区域正在建设一片花海,配套石梁溪两岸的基础设施和绿化,将成为石梁溪两岸休闲观光的主要区域,节假日前来休闲的游客赏花、嬉水两不误。
      在柯城区澳林奇柑橘专业合作社的柑橘博览园内,一株株橘树的枝头挂满了各色的橘子,有奇形怪状的“丑八怪”、“春香”等系列品种,让人目不暇接。据介绍,近年来该区引进多个柑橘新品种,不仅提升了柑橘产业链的完整性,又为促进休闲农业的腾飞夯实了产品基础。“新品种的引进,不仅提升了柑橘品质,也保证了游客一年四季有果可摘。”澳林奇柑橘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卢志成说。
      “每年区财政安排给休闲农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不少于100万元呢!”柯城农业部门负责人向我们介绍,为发展休闲农业,柯城区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提升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若干意见》和《柯城区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强现有项目、资金、政策的整合,集中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倾斜。“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休闲农业渐渐成为柯城区一个响亮的生态品牌。
    打响休闲农业品牌,让休闲农业走出去
      位于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的五十都生态园早已名声在外,许多游客慕名而来。
      五十都生态园是一座占地4000多平方米、投资700多万元而建立的特殊大棚,有一个特别的名字——生态农博园,主要接待游客吃饭。据生态园负责人徐志辉介绍,生态园的名声来源于在不同时段举办的油菜花文化旅游观光节、葡萄采摘节、猕猴桃采摘节等一系列农事文化节庆活动,这一系列活动不仅提升了园区的知名度,而且也大大增加了园区的收入。“去年国庆期间,能接待500人的生态园,几乎天天爆满,效益很好。”徐志辉说。
      五十都生态园只是柯城休闲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休闲农业的蓬勃发展,让更多游客感受到了柯城是一处“天然氧吧”,也让柯城区的人气指数直线上升,渐渐为越来越多游客所关注,柯城区顺势举办“七里开春挖笋节”“夏季嬉水节”“秋季高山蔬菜采摘节”“采桃节”等多个具有生态特色的农事节日,获得了游客们的高度赞赏。
      桃花节、油菜花文化旅游节、乡村休闲旅游文化节……一个个具有农业特色的休闲节日,吸引了许多本地和外地客商、游客来到柯城洽谈业务、观光休闲。
      农耕文化的加入,使休闲农业的内涵日臻完善,进一步打响了柯城区休闲农业的品牌,带动了农业休闲观光业的发展,也必将为柯城区美丽田园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韩林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