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防灾减灾

气象部门预测,我省今年气象灾害中等偏重

未雨绸缪加强防范

  □本报记者 葛勇进
  本报讯 最近,我省天气十分任性,时而暴雨如注,时而阳光灿烂,过程变化十分快;气温也是玩蹦极似地上蹿下跳。暮春时节,天气变化似乎有点非同寻常。5月7日广州突降特大暴雨,刷新了当地日雨量的历史纪录;北方出现浮尘天气,空气污染严重……这一切,无不触动我们的神经。
  我省自4月15日入汛后,过程性降雨天气比前期明显增多,局部降水强度较大。“受异常暖冬影响,今年浙江气候复杂多变。预计全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仍较频繁,暴雨过程和暴雨日数均多于常年,部分地区暴雨洪涝灾害偏重,台风、高温、干旱影响程度可能加重。”这是浙江省气象部门发布的2017年汛期主要气象灾害预测分析。
今年汛期暴雨洪涝灾害偏重
  今年以来,浙江气温偏高、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入汛后,气候变化阶段性显著,前期以干暖为主,后期降水增多。气象专家分析预测,今年浙江省极端天气仍较频繁,气象年景偏差,气象灾害中等偏重,防汛防台抗旱形势严峻。
  据气象部门分析,2016年冬天浙江省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2摄氏度,是1951年以来最暖的冬季。1951年以来浙江省冬季异常偏暖的年份有6年,其中5年气象灾害较严重。因此,根据去年冬季情况,气象部门预测2017年我省进入汛期后,暴雨会偏多、偏强,部分地区的暴雨洪涝灾害偏重,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局部的强对流天气较重,并有阶段性的高温干旱。
  此外,省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台风偏强。预计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生成台风接近常年平均26个,为24-26个;有2-4个影响我省,其中可能有1-2个登陆我省或严重影响我省。由于登陆台风的强度偏强,东部沿海地区受台风的影响可能会比去年严重,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和局地强对流灾害天气较重。
分门别类加强防范
  面对汛期气象灾害频发的严峻形势,如何快速地针对不同气象灾害采取相应举措施?如何实现分类别灾种的气象应急处置工作更加明细化、具体化?气象部门提醒,有关部门及公众要高度重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警惕汛期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雷电等强对流天气的不利影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浙江各地采用集中储备、成员单位分散储备及社会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共储备防汛袋、土工布、水泵、舟艇等各类防汛物资总价值约7.6亿元。组建了约3.6万人的县级以上防汛抢险和抗旱服务队。目前,全省汛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为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省自2007年正式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以来,目前已建立了全省所有受洪涝台灾害影响的1399个乡(镇、街道)、30802个村(社区)各类防汛防台网格及相关责任人信息数据库,并已投入试运行;已完成29443个村(社区)防汛防台形势图绘制,完成率达95%。
  依托这个信息平台,浙江可对各级防汛防台责任人、危险区域、影响对象、人员转移路线、避灾场所等关键信息实行动态更新,进一步提升防汛防台水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