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古老而残损的建筑到了当代建筑师手里应当怎么办?建筑师拿出来一种办法:与它对话。所谓对话,就是一边尊重它,维护它的尊严,保存它珍贵的记忆;一边用现代语言与它交流。让古典与现代在交相辉映中并存。
意大利维罗纳的古城堡是当地有权有势的斯卡拉家族14世纪建造的,屡经战火“洗礼”,已经相当破落。在上世纪中期经过慎重的研究,维罗纳人把它交给著名建筑大师卡洛·斯卡帕,改为一座美术博物馆使用。
修复,当然是斯卡帕首要的工作。修复不是整旧如新,而是在十分细心地保留古堡的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加固和适当的填补。一边让它恢复当年的气概,一边还要保存住这座历尽沧桑的古建筑的历史真实及所具有的残缺美。为此,斯卡帕刻意将那些曾经遭遇炮火的累累“伤痕”保留在古堡的墙面上。
斯卡帕将展品与古堡内的空间一并构思,以使历史与现代能够融洽地“交谈”。他给坑坑洼洼的古堡美术馆的地面铺上一种平整的灰石板时,有意在现代的地面与古老的墙体的交接处留一条沟槽,划一条界线,表明地是新的,墙是老的,历史与现代界限分明。
他鲜明表明一种理念,便是让历史与现代两种元素并存。彼此存在鲜明的不同,但不冲突,相互不是融合,而是对话。只有在这样的对话中,古老才会更古老,现代才会更现代,使历史与现代之间的时空感拉大。
这是当今西方保护历史建筑经常采用的方式之一。米兰的斯福尔扎古堡博物馆也用了这种方式。这种方式的思想理念使历史被虔诚地敬畏,现代被自豪地表达。
(摘自《文汇报》 冯骥才/文2017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