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梅雨季对浙江并不友善,我省自6月9日入梅以来,连遭三轮强降雨“袭击”,部分地区受灾严重。灾后生产自救,成了目前的重点工作。
洪灾过后,卫生防疫须抓紧
一、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严防“病从口入”。
1.饮水进行消毒,饮用煮开后的水。
2.不吃腐败变质食物(过期糕点、馊饭菜等);食物要烧熟煮透;不要吃病死和死因不明的畜、禽及水产品或有怪味的食品;不要吃霉米面;不吃生、冷食品或凉拌菜;不捕捉野生动物吃;餐具用后及时清洗干净,用前也要清洗。
3.不随地大小便,饭前便后洗手。
4.不乱丢垃圾,杀灭苍蝇,搞好环境卫生。
5.不在公众水源处大小便、洗浴、游泳、清洗、饲养动物。
二、灾区食品经营单位应做到这些
1.不在市场销售切开的水果或直接食用的冷荤菜。
2.不销售来源不明的食品及原料。
3.集体用餐单位应优先配备清洁用水、洗涤消毒设备以及食品加热和冷藏设备。
4.禁止流动摊贩售卖非包装熟食品,尤其是散装熟肉和水产品。
5.受灾区域餐饮单位要对营业场所、餐具、水源、厕所等进行全面消毒。
三、洪涝灾害过后对居住环境应进行整治、消毒,能有效地防范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
1.灾后的室内消毒工作:用含氯消毒剂或二氧化氯消毒液将房间的墙壁、地面及各种物体表面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喷洒,加强通风,室内干燥后方可搬入居住;日常生活用品及衣服被单可进行煮沸消毒或在阳台下曝晒;
2.清除住所外的淤泥、污水,垫上砂石或新土。开展灭蚊、灭蝇、除蟑螂和灭鼠工作,防止生物媒介传播疾病。防蚊灭蚊时应清除杂草,疏通沟渠,填平洼地消除积水,不用的缸罐要倒转放置,堵塞树桐、竹节;
3.对于被洪水淹没、污染的水源或蓄水池,应立即清理修复,重新蓄水后做一次彻底消毒;
4.整修厕所。
四、灾后常用的消毒方法
1.室内外环境和物品的清理消毒:先清扫室内外环境卫生,物品尽可能在日光浴下曝晒。室内外环境、门窗、墙壁和地面可用1000-2000毫克/升(即0.25-0.5斤漂白粉加100斤水)的消毒剂溶液进行喷洒。配制时应充分搅匀,取其上清液使用。
2.家具等用10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喷洒,30分钟后用清水擦洗干净。
灾后作物田间管理要跟上
水稻
1.及时排除积水。强降雨过后,要及时排浅田水。早稻田防止深水灌溉和长期积水,尽量做到干湿交替,促进根系生长,保持根系活力。早插的已经够苗的单季晚稻要排水搁田,控制无效分蘖。对受淹的水稻田,利用退水的有利时机,及时扶苗洗苗。稻苗清洗后应保持浅水层,防止因淹水时间过长,放晴后导致稻苗生理失水。
2.及时喷药保护,预防病虫害发生。雨止后应及时喷药保护,防止水稻细菌性病害和纹枯病的发生。特别是早稻田块群体较大,要重点做好纹枯病的防治,保持功能叶正常生长,确保正常灌浆结实。
3.肥料流失多的田块及时补施肥料。砂性土质保肥性差的、施肥后遇强降雨肥料流失较多的单季晚稻田,稻苗叶色开始发黄,待降雨结束或无中雨或大雨后,要及时补施肥料,但一次施肥量不宜过多。
4.及时补播早熟杂交水稻或粳糯稻。对稻苗受淹严重或遭冲毁的田块,应及时补播早熟杂交水稻或粳糯稻品种。
5.及时改种旱粮作物。对受淹严重或被冲毁的水稻田,在短期内水利设施又无法修复的,应及时改种杂交玉米、秋大豆、秋番薯、芝麻或蔬菜等作物。
玉米
1.及时扶苗补苗。对受淹的夏玉米,要及时进行扶苗补苗,防止缺穴少株。
2.及时喷药保护,预防病虫害发生。退水后对玉米及时进行喷药保护,防治玉米苗期病害的发生。
3.结合中耕追施苗肥。灾后遇晴天,土壤湿度较适宜时,结合中耕追施一次苗肥。
食用菌
1.及时修复损毁的菇棚和处置损毁的菌棒。对倒塌的菇棚抓紧修复,转移菌棒。已被洪水冲倒的菌堆,菌丝圈在5厘米以上的,翻堆选择,好的、没进水的菌棒,接种孔朝下堆放继续管理;已压断的菌棒及时对接,在菌棒中间插一根竹签两头对接;进水或已污染的菌棒,及时破袋利用二次生产,防止交叉感染。
2.加强通风遮荫,降低菇棚内的湿度。处于养菌期的香菇菌棒,主要做好通风管理;处于出菇期的竹荪,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菌床含水量,让菌丝恢复健壮;秀珍菇可延长养菌期,推迟冷刺激。同时,加厚菇棚的遮阳物,避免高温高湿引起杂菌感染。
3.保持环境卫生,做好病虫害防治。特别要做好对链孢霉菌、菇蚊菇蝇等病虫害的预防。链孢霉防治在通风、排湿、降温基础上,可用煤油、柴油等杀灭链孢霉菌,避免孢子传播扩散。菇蚊、菇蝇可用食用菌专用杀虫灯诱杀。清除菇场周围的杂草,地面可用石灰、漂白粉等进行消毒杀菌。
果树
近期雨水较多,对地势低洼柑橘园及其它果园造成一定影响,应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排水。雨后积水果园,应及时疏通渠道,排出果园积水,扶正被洪水冲倒的树株,必要时可用支架进行支撑、固定。
2.清除病叶、病枝、病果。及时清除淤积在枝、叶上的杂物、污泥和病叶、病枝、病果,最好用喷雾器喷清水清洗枝叶。
3.中耕晾土、培土护根。排除积水后,在距树干1.5m-2m的地方,可扒开树盘周围的土壤晾晒、以加速土壤水分蒸发,加强通气,待经历3个晴好天气后再覆土。对受涝而烂根较重的果树,应结合中耕扒土晾根,清除已溃烂的树根。对表土被冲刷的果园,则要尽早培土护根,对外露树根,重新埋入土中。
4.补肥养树。果树受涝后,根系受到损伤,吸收肥水的能力变弱,不宜立即进行根部施肥。在增施速效氮肥恢复树势的同时,还应增施磷、钾肥,追施叶面肥。雨止后应及时结合病虫防治喷叶面追肥连续2-3次。对水淹重的果园在墒情降低后,先进行深翻改土,然后施入基肥。
5.适度修剪。及时剪除断裂的树枝,清除落叶、落果。对伤根严重的树,及时疏枝、剪叶、去果,以减少蒸腾量,减少树体的消耗,防止植株死亡。
6.防病治虫。受淹后树体抗病力减弱、伤口增多,是各种病害流行高峰期,及时喷药2-3次,进行全园消毒,选用高效广谱杀虫杀菌剂,防止病虫害滋生蔓延。
以上稿件由省农技推广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