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的方近法来自中国铁皮石斛之乡——温州乐清,如今他被请到湖州市吴兴区道场乡,在灵兰铁皮石斛养生园里当上了首席园艺师。近日,笔者见到老方时他正忙着在园里修剪树木,身旁一棵棵杉树上盘绕着一丛丛铁皮石斛。“这个地方非常像我老家的林子,环境好,很适合铁皮石斛生长。”方近法说。
这是一处100亩的老林场,2年前由浙江灵兰铁皮石斛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铁皮石斛养生园,上万棵杉树的树干上被种上了40万丛铁皮石斛,由于铁皮石斛是附生植物,并不破坏杉树生长,反而让这片沉积多年的林子变成了人气渐旺的药谷。“一个石斛采花节就吸引了数千人,周末来这里走走的游客越来越多。”浙江灵兰铁皮石斛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余寒鸣说。
这家企业在2011年就入驻湖州,此前主要从事铁皮石斛种苗的组培繁育,2年前企业改变发展模式,主攻铁皮石斛仿野生种植,让铁皮石斛回归自然生长。“我们考察了不少地方,最终选择在道场乡施家桥村的这处林场。这里环境好,而且就在梁希森林公园附近,我们可以请到很多‘生态帮手’。”余寒鸣说。
走进养生园,笔者看到杉树上的喷雾装置正在喷洒,一团团水雾将林子笼罩得如同仙境一般,而这些水雾的水源正是从山上引来的山泉水。“铁皮石斛对水质的要求很高,这里的山泉水是最好的天然之源。”方近法一边说着,一边抬头指了指头上的树叶,这些大树为铁皮石斛的生长提供了天然防晒网,林子里还有山风,这也是铁皮石斛生长“最喜欢的生态环境”。
有了这些“生态帮手”,养生园里的铁皮石斛平日打理仅需3至5人,不少还是做后道加工的。走进养生园附近的深加工点,同样来自温州的师傅潘苏英正坐在烘盘旁,熟练地将一根根铁皮石斛干条搓成团状,制成了铁皮枫斗。余寒鸣笑着说,借助这里的生态环境,园区产的铁皮枫斗品质好,一克能卖到20元。
生态让老林场变成了点草成金的药谷。不仅如此,在当地政府部门的组织策划下,这片药谷还与生态旅游观光无缝对接。在林子里,“灵兰”还修建了石板路和木道,并在沿线制作了由木头搭成的石斛花架,连成了“空中花园”的风景线。此前举办的采花节不仅吸引了游客采摘,还让游客体验了石斛花茶的制作。靠着生态旅游,没多请员工就完成了“仙草”的阶段性收获。
郑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