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浙江种业

早籼稻新品种展示示范有创意

手机扫一扫,品种性状全知道

  •   □本报记者 李曜清 文/摄
      本报讯 7月12-13日,全省早稻新品种现场考察会在绍兴市上虞区举行。来自全省种子管理站、农业科研院所和种业企业的70多位代表分别考察了嵊州、余姚和上虞等地展示示范的早稻新品种,不少新品种性状表现突出,受到与会代表的称赞。
      “今年余姚种植的早稻品种中,‘中早39’表现最好,综合性状评价最高。”在余姚牟山镇省级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余姚市种苗管理站副站长韩娟英介绍:“综合评价各品种的性状表现,‘中早39’表现尤为突出,熟期适中,根系活力强,抗倒性、抗病性好,谷粒饱满,结实率和产量高。”
      据韩娟英介绍,120余亩示范基地里除了“中早39”外,还有“中组143”等多个品种。“中组143”与“中早39”相仿,始穗期、穗形、谷色等方面表现不错,但抗倒性比“中早39”差。另外一个品种“甬籼409”熟期早,但是在遇雨水多时,易出现褐谷多、叶早衰等现象,抗倒性一般。而宁波市农科院选育的“甬籼15”,因具有早熟特性,目前已成为余姚种粮大户首选的早熟搭配品种。
      在嵊州市甘霖镇的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代表们一下车就拿出手机,兴致勃勃地对着试验田旁的指示牌“扫一扫”。“拿出手机扫一扫吧。”嵊州市良种繁育场的王晓峰站在指示牌边,拿着高音喇叭招呼参观的人们。原来基地里每一个品种都有专属的“身份证”,只要拿起手机扫一扫指示牌上的二维码,每个品种的名称、种植面积、播种期、齐穗期、结实率等信息一目了然。王晓峰说,今年示范基地种了50亩的“中早39”,20亩“中冷23”等示范品种,还有“甬籼409”“中冷23”“甬籼409”“嘉育938”“株两优831”等展示品种。他告诉记者,最近的高温天气,十分有利于早稻生长,虽然6月中旬的连续降雨对水稻结实率产生一定影响,但水稻总体表现还是不错,预计产量普遍较好。从品种的种植表现看,“中组143”的产量较高,外观清秀,生育期适中;“嘉育938”虽然穗型大、产量高,但是生育期较长;“中早39”穗型大,抗倒性较好,产量较高;“株两优831”株型好看,生育期较长,熟相好,产量较高,株型适中。
      在交流研讨时,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长登特地点赞了“中冷23”“中早39”和“中组143”这三个早稻品种。他说,“中冷23”丰产性较好,去年在绍兴市皋埠镇种植时,平均亩产达675.2公斤,而且生长势旺、谷壳黄亮、穗大、繁茂性好、适合机插,米质优。“中早39”经抗谱性测定,发现其对南北稻区146个菌株的总抗谱达78.8%,结合“中早39”的其他性状,在这些稻区“中早39”可作为稻瘟病抗源加以利用。而“中组143”和“中冷23”丰产性较好,“中组143”要注意预防恶苗病。
    与会代表通过手机扫一扫,查看示范品种的信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