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伏天以来,持续高温天气,袋栽食用菌容易出现幼菇枯萎、死亡现象。为此建议菇农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处理措施。
1.温度过高。袋栽菌料原基形成后,遇持续超过30℃以上高温,水分蒸发量大,易使菌盖逐渐枯萎,造成小菇大批死亡。预防措施:出菇期间遇高温,可用清水喷洒菇室(棚)地面及四周,使温度降到30℃以下;室外种菇的菇棚要加盖厚草帘或用稻草覆盖遮阴,并加强通风换气。
2.缺乏水分。菇蕾形成后,出菇室或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时,菇体水分快速大量蒸发,导致菇体枯萎死亡。预防措施:菌袋现蕾后,每天要喷水4-5次,喷水时,要做到少、匀、细,使出菇室(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90%左右。
3.过量喷水。出菇后,如喷水过多,易使幼菇子实体出现水肿,尔后变黄、溃烂,易感染病菌而死亡。预防措施:要正确掌握喷水量,提高空气湿度。喷水时,应往地面及四周墙壁上喷洒,不可将水直接喷到幼菇子实体上。
4.通风不良。菇室(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5%时,就易造成菇蕾死亡或形成畸形菇。预防措施:加强通风换气,特别是高温时,更要注意通风换气,确保菇室内空气新鲜。 胡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