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农民信箱

十四部门联合发布行动方案

多举措助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从资金政策、土地、人才、信息化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为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提供保障。
创新的金融政策
《行动方案》明确,政府引导性的乡村旅游项目资金重点用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对乡村环境治理、垃圾处理、厕所、公共停车场等自身营利性弱的项目进行扶持,将有效解决乡村环境污染和公共配套不足的问题。对自身欠缺营利性的建设项目,可采用与周边餐饮住宿项目等优质资源捆绑方式吸引民间投资。
  以往乡村旅游发展投入模式单一,持续投资不足严重制约乡村旅游品质和持续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了乡村旅游惠普金融政策,引导金融机构面向乡村旅游项目和企业创新开展乡村旅游贷等小额信贷业务,鼓励融资担保公司开展适应乡村旅游特点的融资担保业务,建立健全乡村旅游信用评级体系,引入外部第三方信用评级,通过揭示并防范信用风险,加大对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金融支持力度。
灵活的土地政策
  乡村旅游提质升级,业态升级是关键,而乡村民宿等新型乡村度假业态的建设需要乡村土地供给。《行动方案》落实了乡村开发的用地政策,明确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方式提供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鼓励农村集体用地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的方式与其他投资主体共同开发乡村旅游住宿、餐饮等服务设施;推动各省(区、市)制定管理办法,允许本地居民利用自有住宅或者其他条件依法从事乡村旅游经营。
  灵活的用地政策既激活了大量的农村存量用地,又保障乡村旅游外来投资者的权益,促进引资引智,吸引外来投资者共同开发有品质的乡村旅游产品。
切实的人才保障
  在过去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大量人才、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大量的“空心村”“老龄村”,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动大学生村官工作与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相结合,鼓励和引导大学生从事乡村旅游创新创业。鼓励各地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织本地从业人员就近就地参加乡村旅游食宿服务、管理运营、市场营销等技能培训,重点培养1000名以上乡村旅游带头人。通过人才返乡将新的发展理念、思路带回乡村。同时,鼓励企业、个人与村集体合作开发乡村民宿等新业态,引导一批符合当下游客乡村度假需求的特色乡村旅游产品。
便捷的信息化
  在物联网大数据时代,乡村旅游信息化是架起农产品产地、乡村旅游消费地、消费客源地之间的直通渠道,提升乡村旅游预定、乡村购物、乡村旅游新媒体营销,同时在自媒体和分享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旅游信息化将进一步助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旅游品牌传播、乡村服务监管。《行动方案》明确,落实建设1000个智慧乡村,实现一村一品,乡村旅游+农业+信息化,建立乡村旅游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用信用和市场的力量监管乡村旅游服务和产品质量,优胜劣汰,促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鼓励和引导乡村旅游与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发展智慧乡村旅游。
崔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