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农机化

农机轮胎何时需更换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作为农业机械车辆的“脚”,轮胎对于农业机械安全可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轮胎的养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农机手喜欢自己动手检查,检查的目的也很明确,掌握轮胎的现状,判断是否需要更换即可。今天就教给农机手关于轮胎的简单自检方法。
  老化严重
  观察轮胎胎面以及胎壁上的纹路,如果普遍出现裂纹则表明轮胎已经老化严重。此时虽然行驶公里数不长或是使用时间不久,但是仍然需要及时更换。否则老化的轮胎由于胎壁强度减弱,在机械运用过程中由于温度上升,尤其是在高温天行驶容易发生爆胎。
  磨损严重
  每个轮胎胎面凹槽处都有一个磨损极限的标识,这个标识厚度大约2mm左右(准确值1.6mm)。建议轮胎厚度磨损至距离极限标志有两个极限标志高度时(也就是3.2mm),应当频繁检查,有条件建议进行更换。
  起包变形
  轮胎出现起包变形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如果发现起包变形的情况,最好第一时间去农机维修站点进行检查处理,一般情况下都建议更换轮胎。轮胎出现此类情况证明轮胎内部的金属线圈已经变形或断裂,如果继续行驶则极有可能发生爆胎。
  频繁补胎
  对于轮胎被扎,很多农机手并不会太在意,路边修理铺修补一下。不过如果同一轮胎屡次被扎,能否频繁的补胎呢?据专业人员介绍:一两次的补胎不会影响轮胎的使用,但是超过三次之后,出于安全的考虑就建议更换轮胎了。因为当使用时,轮胎内温度升高,损伤过多虽已弥补,但是仍然增加危险出现的几率。
  胎壁被扎
  很多朋友知道轮胎最怕胎壁受伤,很多人认为如果胎壁被扎则要立刻更换轮胎。其实这个说法并不严谨,胎壁被扎的确比胎面受伤更危险,不过也不是所有的侧面损伤都需要更换轮胎,每个轮胎的胎壁都有相关标识和型号,如果受损处位于标识下侧靠近轮毂边缘,此时轮胎必须更换,因为此处钢丝强度很弱,并且修补后在装胎过程中此处必然会受到挤压变形,很难保证修补效果。如果是标识处或靠外部位受损,还有补救的机会。 陈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