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霞 朱伟平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物质基础。丽水市莲都区坚持政策资金扶持与推动自力更生相结合,大力发展物业经济,通过资产盘活、资源挖掘、联合开发、服务创收等多种形式,积极创新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路子。
主要做法
2012年,莲都区333个村中符合集体经济薄弱村省定标准的有293个;2013年底通过村规模调整,村总数为208个,其中集体经济薄弱村164个;2016年底,根据省定化解薄弱村标准,莲都区仍有集体经济薄弱村118个,需在3年内完成消除任务。
2012年-2017年,莲都区共获得各级集体经济薄弱村消除补助资金3286万元。结合自身实际,莲都区因地制宜,吸收借鉴各地经验,探索出了适合本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四种模式。
一是资本运营型。对会堂、村级办公场所等房产,采取公开租赁、承包经营等方式盘活,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如:老竹畲族镇新屋村,借力美丽乡村建设,将撤并后的校舍修缮为旅客接待中心,对外营业创收,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15万元;岩泉街道银场村写字楼项目,建成后对外出租,每年可获得收益5万元。
二是项目兴业型。对货物流通较集中的村,采取独资或与他人合作新建农贸市场。如:碧湖镇沙岸村和太平乡下土夭村通过新建农贸市场,每年可分别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4.8万元和3.5万元。
三是制度配套型。结合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进行项目建设。如峰源乡库坑村村级组织综合楼项目,通过“一事一议”,用于兴办农家乐,年创收5万元。
四是委托公司管理型。鉴于莲都区集体经济薄弱村数量较多,且大部分地处偏远山区,立地条件差,交通不便,村级经济底子薄,自筹资金困难,发展现代农业和二三产业及建设物业用房缺乏条件,寻找经济效益好的项目难度较大,28个集体经济薄弱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将1792万元项目资金(不含村自筹资金)委托区国资公司统一管理,单独核算,由区国资公司给予经济薄弱村每年5万元的固定分红,保障了这些村的集体经济收益。
下步举措
莲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集体经济薄弱村消除工作,自我加压,计划通过两年努力,提前一年全面消除集体经济年收入低于10万元的118个薄弱村。其中,至2017年底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54个,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35%以上;至2018年底消除剩余64个村,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60%以上;2019年建立健全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的长效机制。全区按每村64万元项目资金测算,2017年、2018年两年莲都区本级财政需配套资金5442万元。(一)攻坚克难,组建机构。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莲都区在丽水市率先成立“双增”(促进农民增收、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攻坚组,由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局牵头负责,通过个人自荐、组织推荐、部门邀请等方式,从各单位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中择优抽调6名干部,组建了一支责任心强、肯干事也能干事的“双增”攻坚团队,以集中办公形式,勠力同心、攻坚克难,为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砥砺奋进。(二)摸清家底,精准扶贫。今年1至6月,由区农业局牵头,多轮组织118个集体经济薄弱村进行“一村一策”项目申报,初步统计出各村的项目建设意愿。7月份,由区“双增”办公室组成3个工作小组,与118个村进行项目对接,评估项目可行性,经区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确定一批符合要求的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予以统筹落实。
一是以村为单位实施项目解决一批。计划落实屋顶光伏、农贸市场、游客接待中心、生态公墓、生产基地等建设项目30个左右,解决一批集体经济薄弱村。
二是以联建形式入股国资公司解决一批。对无法落实项目的经济薄弱村,由区里统一将经济薄弱村项目资金以入股分红形式投入区国资公司下属的菜场、停车场等优质资产予以经营,由区国资公司进行统一管理运作,每年给予经济薄弱村固定分红。如,市区范围内联城街道“大搬快治”安置地块正在规划的菜市场,成本投入约2400万元,市场建成后预计年收益200万元,可消除经济薄弱村40个。
三是以投资入股“古堰画乡旅投公司项目”解决一批。浙江丽水古堰画乡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经营期限为50年,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股东为丽水市莲都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出资3亿元,出资比例60%;浙江丽水生态经济产业基金有限公司,出资2亿元,出资比例40%。2016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9.7万人次,门票收入1802.5万元,发展势头良好。莲都区计划以入股分红形式注资2000万元,由公司统一运作、管理,每年给予30个村每村5万元保底分红。
四是结合美丽牧场建设,利用牧场屋顶实施光伏项目解决一批。如,以莲都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参与稿岭美丽牧场建设项目联建屋顶光伏发电站,增加村集体收益。稿岭美丽牧场建设总投资约3000万元,适合建屋顶光伏的面积约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500万元,预计年收益400万元。(三)完善政策,保障发展。一是保障发展用地。确保优先安排村集体经济项目用地。对土地征收后返还村集体的留用地,优先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对实施土地整治、村庄整治,腾退的多余土地归村集体统一经营,同时确保从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中划出适当比例用于优先发展村集体物业经济。
二是整合项目资金。整合现有的涉农项目资金,大幅度提高专项资金中用于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比例。2017年起连续两年,区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加快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积极引导结对帮扶、村企结对、山海协作等方面的项目资金向支持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倾斜。
三是实行规费减免。村集体投资兴建物业项目,审批过程中涉及的收费项目,审批部门要在政策许可范围内给予优惠,可免则免,可减则减,可返则返,最大限度减轻村集体经济负担。
四是加大金融支持。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要给予信贷支持,简化贷款手续,给予利率优惠。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探索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抵押贷款。
五是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奖励基金。村股份经济合作组织利用本村资产资源优势,连续3年使本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2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增加10万元以上的,由区政府采取以奖代补方式予以补助,并按一定比例奖励村干部。
作者单位: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局
丽水市莲都区计划通过投资入股“古堰画乡旅投公司项目”,让3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每年可获得5万元的保底分红。古堰画乡位于莲都区碧湖镇和大港头镇之间,距丽水市区23公里,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著名美术写生基地。图为中学生在古堰画乡写生。 王华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