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乡村故事

潮济老街,浓缩千年繁华

黄岩的这条千米老街见证了历史兴衰

  •   黄岩老城区,千年古街随处可寻,潮济老街就是其中一条。
      潮济村位于黄岩区北洋镇,处于黄岩西部山区的一个U型峡谷地带,南邻永宁江,北靠82省道,西靠近长潭水库和黄岩山区。潮济因海潮上涨至此为际,又名潮际。潮济上连溪流,下通河海,历史上是黄岩西部水路重镇、重要的商埠。
      潮济,在老黄岩人中是一个熟悉的地名,它象征着黄岩的过去,曾经一度是黄岩西部水路重镇,每日都有来往过客到潮济码头,素有“西乡小海门”之美称。
      然而,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繁华的潮济商贸开始衰落。2012年,潮济村被评为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古村落。潮济又迎来了百年一遇的发展机遇,几度沧桑的老街重新开街,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慕名而来,百年老街再现昔日繁华。
    因码头而繁荣的潮济
      潮济老街始建于清末,呈S型,大约有1公里,西起上保黄家当铺,向东经花台门布店、炭场头、竹场头(竹木炭交易场),沿三官坛,至尾稍向东北拐有郭元盛南北货店、陈元生杂货店直到上街桥头。桥外是埠头,来往的船舶都停靠在这里,商贩云集,十分热闹。
      千余年来,潮济一直是黄岩水道交通和山区平原货物中转之地。
      上游的黄岩溪、小坑溪和柔极溪可通过竹筏,运载竹、木、柴、炭等山区物资至潮济码头转往各处。山区的生活物资和生产资料,从县城装货溯潮而上至潮济。进入现代,县城的物资由轮船逆潮而上至潮济码头,由竹筏运往山区。潮济由此人群聚集,兴盛一时。
      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长潭水库建成,溪流被阻断,竹筏运输废止,潮济商贸才开始衰落。
    积满岁月沧桑的老街
      潮济老街的主街呈南北走向,长约260米,街面宽3.5米,街两边开有南北货店、药店、布店等店面60多间,至今还能依稀看到“南北糖果”“中西布庄”之类的招牌。而南北货店中较大的陈元生和陈华初的店,门面宽、品种齐全,其货物可由水路运至宁波、温州,藉以远销中国香港,以及美国和日本等地。
      这些老街上的店铺门面雕刻十分精美,陈元生南北货店斜耳柱上,雕有封神榜的传说,一边是神仙骑狮,另一边是神仙骑独角兽。廊下有雕刻人物戏曲的斗拱,古色古香,蕴藏着古代匠人杰出的才艺。而陈万顺开的南北糖果与中西布行都以青砖抹灰面方柱,内为木质圆柱,临街二层为砖墙,上书货行名称,中堂面屋雕刻精美的雀替装饰。门牌上,民国时期的“黄岩县第七区潮济镇中街第一一○号”几个字仍清晰可见。
      街北部路廊——沚江亭,现遗存1938年青石石碑一方,记述着往事。《潮济沚江亭碑记》中这样记述道:为廊于路,所以休行旅之疲乏也,曰路廊。置茶于亭,曰茶亭……撰写碑记的是杨镇毅先生(1876—1960),临海县城人,19岁中秀才,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赴杭州入紫阳书院求学,后东渡日本,结识陶成章、秋瑾等,入光复会。曾与学生屈映光、周琮等在临海创办耀梓体育学堂。曾旅居上海数年,常为《申报·自由谈》撰稿,也曾营救过共产党员和进步学生。解放后,热心文史资料整理,又将保存多年的辛亥革命历史文物捐献给国家。
      1920年11月13日,旧街大火,房屋几乎全部被烧毁,又遇大水,旧街全部被毁,现在老街都是后来陆续重建,分为直街、上街、下街、横街。
      历史上的潮济老街还有一座建于清乾隆年间的道观——平水庙,在现潮济小学内。据当地老人回忆,这座庙不管水怎么涨,总不会过庙。数千年的演绎,平水大王在民间享有极高的信仰度。对治水英雄的膜拜,也昭示着一代又一代的潮济人感恩这方土地。平水庙被拆除了,但平水大王的故事在潮济口口相传,寄托了这一方百姓对平安的念想。
    保存至今的手工老店
      一家名为“艺苑烙画”的店铺里摆放着的精美烙画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店铺老板叫严绍明,17岁开始做学徒学习木雕、油漆,出师后到宁波闯荡7年,随后一直留在潮济老街,从事佛像木雕工作。“烙画就是用电烙铁在木板、扇子上烫画,根据时间、温度和压力的不同,烫印出不同的效果。”严绍明说,自1980年,他的第一幅烙画《仕女图》制作成功,他便爱上了烙画,那时他的烙画还漂洋过海卖到了英国。
      在潮济老街,像烙画店等传统手工艺店,至今还保存着不少。
      从街头走到街尾,芝麻糖店、乌饭麻糍店、番薯庆糕店、棕绷店、烙画店等各色各样的传统老店让人不觉回到百年前。而地道、韧劲、细腻、爽滑的乌饭麻糍,有麻糍的糯甜,还有树叶的清香,色香味俱佳,其制作技艺被列入黄岩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老街设施不断完善,老街将再现昔日繁华。
      潮济古街是黄岩保存较完整的老街之一。虽没有高宅大院,但小桥流水、临街楼阁、青砖碧瓦,反映了江南农耕文化和水乡集镇的深厚内涵。当记忆与老街对视,当现代与古物碰撞,一条并不悠长的老街,让我们在历史中感受着这方水土中溢出的文化魅力,也能感受到这方水土的绵长。
    张丹萍
    潮济老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