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州市三门县市场监管局消息,至7月底,三门县基本完成全县村级卫生室药品规范管理工作,共检查83家村级卫生室,下达整改通知书33份,没收20批次35种(类)过期药品。
村级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网底”,是农民家门口的“微型医院”,其用药的规范性关乎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因此,三门县市场监管局主动出击,加强与卫生局联系,组织6个市场监管所(分局)人员分区域检查。每到一个卫生室,通过查看药房库存药品,现场随机抽取库存药品与购进单据和药品购进验收记录进行核对,查看留存药品供货方资质等方式,对村级卫生室药品购进渠道、储存环境和日常管理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中发现,村级卫生室存在“未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药品着地摆放、未建立真实完整的药品购进记录、存在过期药品”等4个普遍性问题。另外,有35%从业人员未接受药品专业知识培训,药品知识更新缓慢。新医改以后,村级卫生室的基本药品虽由乡镇卫生院代购并验收,但乡镇卫生院配送单并未注明批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重要信息,出现药品购进记录空白等现象。
目前,三门县市场监管局已制作《村卫生室基本药物购进入库验收记录》《基本药物销售使用明细表》《基本药物库存盘点记录表》等制式表格2000余份,发给各村级卫生室,促进规范管理。
据悉,下阶段,三门县市场监管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将药品管理方面的检查评定情况纳入部门考核评估,占总分5%,提高村卫生室对药品规范化管理的重视程度。同时,建立轮训制度,每年1次组织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从业人员培训。另外,要求乡镇卫生院将配送单上的药品信息按照购货日期、批准文号、中文说明书等15个项目完整补充,并将药品原始进货单复印件交给村卫生室留存备查。
吴晨 郑铖 梅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