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2017年种植业主推技术③

  水稻主推技术
  4.早稻早播早栽促早增产技术
  早稻早播早栽促早增产技术是指根据当地早春回温情况,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尽早播种,提早移栽,促进早稻提早成熟,为连作晚稻争取生长季节的一种栽培技术。主要技术要点:一是要适期早播。机插栽培在3月17日至4月5日、旱育秧栽培和抛秧栽培在3月下旬日平均气温≥8℃后尽早播种。二是培育壮秧。机插标准育秧播种量120~125克(芽谷150~160克)/盘,旱育秧100~125克(芽谷140~180克)/m2,抛秧塑盘育苗50~60克(芽谷70~85克)/盘。每亩大田用种量3~4kg,机插每亩用盘量25-30盘,旱育抛秧60~70盘。加强秧田管理,培育叶蘖同伸壮秧。三是小苗早栽。4月8日~4月18日,当秧苗叶龄2.2~3.5叶,苗高10~13㎝时,要高度关注天气预报未来7天天气趋势,选择冷空气过后的“冷尾暖头”抢连续晴天或温暖天气尽早移栽。早稻移栽宜在4月22日前结束。四是开沟做畦。大田早翻耕,移栽前1-2天施好基肥,开沟做畦,整平畦面,待泥土稍沉实后移栽。移栽时沟内灌满水,畦面无水层,以利浅插或摆栽,提高移栽质量。五是少本移栽。旱育秧栽培行株距为24㎝×14㎝;机插为30㎝×(11~12)cm,每亩丛数1.85~2.0万。旱育秧和抛秧栽培每丛3~3.5本,每亩基本苗6~7万;机插每丛3.5~4本,每亩基本苗6.5~8万。六是精确施肥。根据水稻品种类型、目标产量和土壤供肥能力确定施肥总量。一般本田每亩施纯氮10-14公斤,磷肥(P
2
O
5
)4.5~5公
斤,钾肥(K
2
O)5~8公斤。氮化肥基蘖肥和穗肥的施用比例7:3。七是合理灌水。浅水插秧、寸水活棵、湿润分蘖、及时搁田、浅水养穗、干湿灌浆,防止断水过早。八是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由于实行短龄早栽,移栽初期苗体幼小娇嫩,对除草剂比较敏感,因此前期化学除草一定要选用对小苗无伤害的除草剂。根据当地病虫害预报,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
  5.水稻机插秧基质育秧技术
  水稻机插秧基质育秧技术是利用新型育秧材料——水稻专用育秧基质作为育秧介质,以代替传统育秧的营养土或泥浆的一种机插秧育秧技术。因水稻育秧基质是由工厂按水稻秧苗生长所需要养分进行配方生产的,含有适量的肥料、消毒药剂和微量的生长调节剂,在满足水稻秧苗生长营养需求的同时,还能防止立枯病等病害发生,并且基质以有机质为载体材料,通气性、保水性好,给秧苗出苗和生长创造了有利的微环境,培育出的秧苗健壮,可为机插秧获得高产奠定基础。采用基质育秧可减少因取土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而且可避免因配制营养土肥料、农药混配不当造成的烂秧、出苗不齐等问题,降低育秧风险,尤其是大型育供秧中心风险可大幅降低。实际应用中,关键是要选择质量可靠的育秧基质。因目前市场上基质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一定要选用大厂生产的品牌育秧基质。
  6.水稻缓(控)释肥应用技术
  水稻缓(控)释肥应用技术是指应用能缓慢释放主要养料的水稻专用缓控释肥料,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总用氮量的一种新型肥料应用技术。关键要点是根据作物产量目标、土壤供肥能力和缓控释肥的含氮量来合理确定肥料用量,并作为基肥在翻耕后耙平前一次性施入,混合在10cm土层内,在分蘖期或穗期,视水稻生长情况,再施一次尿素等速效肥,以满足水稻正常生长之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