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吃了药,朋友一吆喝又吃大餐又喝酒,没想到酒才下肚,王先生就出现头晕、胸闷、大汗淋漓,很快丧失了意识,到医院后发现是使用抗生素后喝酒引发双硫仑反应,经抢救才脱离危险。王先生的经历说明了吃药不喝酒,喝酒不吃药的道理。专家表示,吃了某些药后喝酒会产生双硫仑作用,分分钟要人命。
双硫仑作用药物遇上酒精可中毒
什么是双硫仑作用?药剂师谭湘萍介绍,双硫仑(disulfiram)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在饮酒或服用含酒精的饮品或药物时,使用某些具有双硫仑作用的药物致体内乙醛蓄积而发生中毒的反应。
她称,这些具有双硫仑作用的药物可抑制人体内乙醛脱氢酶,使乙醛不能代谢成乙酸排出体外,从而导致乙醛在体内的蓄积中毒。中毒后,可出现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视物模糊、烦躁、胸闷、心悸、气促、乏力、多汗、恶心呕吐、腹痛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有可能短时间内死亡。“双硫仑反应为药源性急诊,需给予积极快速的处理,以免发生意外。”谭湘萍表示,出现双硫仑反应要在第一时间内予以治疗,不然或引发生命危险。
头孢、抗厌氧菌药等有双硫仑作用
我们日常接触的药物中,如头孢菌素类都具有双硫仑作用。如果服用以下几类药物,服药期间和停药后5天内,都禁止食用含乙醇的饮品或药品。
一是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孟多、头孢哌酮、头孢美唑、拉氧头孢等。二是用于抗厌氧菌的药物,如甲硝唑、替硝唑。三是其他药物,如格列齐特、格列吡嗪、华法林、酮康唑、别嘌醇、莫西沙星、异烟肼等。
服药期间酒及含酒精的食物药物要慎用
一位产妇分娩出院,医生为其开了甲硝唑。服药期间,产妇在家坐月子时喝了家里的米酒,却不料出现了双硫仑反应,家人赶紧将她送到医院抢救才脱险。
谭湘萍说,吃了有双硫仑作用的药后禁止食用含乙醇的饮品或药品,很多人以为只是不能喝酒,其实,除了酒,还有一些含有酒精的食品,在服用药物期间,也要特别谨慎食用。含有酒精的食品或其他药物遇到具有双硫仑作用的药物时,也可能引发双硫仑反应,如啤酒鸭、酒心巧克力、醉蟹(螺、虾)、酒酿丸子等。
一些药品也含有酒精,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丹红化痰口服液、左卡尼汀口服液等,之所以含有酒精,是为了增加药品的溶解性。
专家建议,服用药品之前一定要先咨询药师相关注意事项,为了避免出现双硫仑效应,记住吃药不喝酒,喝酒不吃药!
梁瑜 许俊 白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