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王焕淼:用大棚果蔬托起社员致富梦

  “阿淼,永莲蜜桃的种植技术侬一定要好好教教阿拉,明年阿拉也想尝试一下。”近日,在余姚市菜富通果蔬专业合作社里,几名社员正在向合作社负责人王焕淼讨教永莲蜜桃的种植技术。原来,合作社4年前引进种植的70亩永莲蜜桃今年9月开始可以收获,它与其他品种的桃子正好错开季节,蜜桃还长在树上,订单就络绎不绝过来了。
  余姚市菜富通果蔬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以种植和销售优质精品果蔬为主的专业合作社,现有标准钢架大棚85亩,连片果蔬基地1200余亩,各类植保机械40余台,设施功能齐全,常驻管理人员15名,固定资产达800万元。近年来,在王焕淼和社员们的共同努力下,果蔬产销一直保持两旺势头,常年销售额在700万元左右。
  今年50岁的王焕淼,是小曹娥镇滨海村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上个世纪90年代,大棚蔬菜刚在山东等地兴起,他就果断放弃轻松的企业管理职位,自费到山东学习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之后,王焕淼回到村里,建起了当时全镇第一个蔬菜大棚。尝到甜头后,他又在朗霞、泗门、小曹娥三个乡镇交界处流转了20多亩土地,开始发展大棚果蔬。2009年,王焕淼又到泗门镇海南村租赁土地谋求更大的发展。“一人富不算富,只有带领更多的乡亲致富才能体现人生价值。”王焕淼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自己走上致富道路后,王焕淼牵头成立了菜富通果蔬专业合作社,带领乡亲们依靠发展果蔬业致富。与别人不一样的是,他选择入伙社员的标准是“家庭贫困、人勤劳”。现在合作社社员已经由最初的6人发展到了51人,其中残疾人和困难户占了大多数,经营土地面积也从20多亩扩大到1200余亩,辐射带动果蔬基地面积超过2000亩。
  要带领乡亲致富,光靠嘴巴说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让乡亲们掌握致富技能。王焕淼发挥自己懂技术、擅经营的长处,为社员提供种子、技术、有机肥等,又与“海通”“银树”等农产品经销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使合作社生产的果蔬不愁销路。
  农产品要卖出好价钱,关键靠质量。为此,王焕淼采用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组织生产,主要种植绿花菜、四季豆、玉米、草莓、葡萄、甜瓜等鲜食、加工兼用型果蔬,而且整个种植过程全部按照国家无公害标准进行生产,基地因此成为了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农产品出口免检基地,同时,青刀豆、大豆、玉米、绿花菜等还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菜富通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8年来,仅吸收季节性用工一项,就增加农民收入800多万元;基地产出率比散户高出一倍以上,每亩增加效益1000元,帮助农民增收近1000万元。合作社和基地先后获得了全国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县科技示范基地、宁波市示范性合作社、宁波市第五轮残疾人扶贫基地、宁波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资源基地、宁波市和余姚市慈善扶贫基地、余姚市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等荣誉。 王文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