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一镇一联合 节本又增效

南浔稳定粮食生产有新招

  □本报记者 李曜清
  本报讯 9月4日,记者在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千亩山村见到了正在田间忙碌的种粮大户周社会,来自安徽铜陵的他在千亩山村承包了600多亩水田。“现在镇里的粮油联合社为我们种粮大户统一提供种子,统一开展病虫害防治,还可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租赁到烘干机、收割机等设备,大大降低了我们的生产成本。”周社会说。
  周社会口中的“联合社”全称是湖州市南浔双农粮油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去年6月经工商部门登记后成立。类似这样的粮油联合社,目前在南浔共有6家。去年以来,为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机制,促进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南浔区把原先分散在各个村的合作社,以镇为单位进行整合,43家粮油专业合作社、3164户农户最终组建成6家联合社,直接经营面积近3万亩。
  联合社为所属合作社和种粮农户提供“田保姆”式全方位服务。去年11月间,连日阴雨天气,周社会等三四户种粮大户收割的部分稻谷因为没地方贮存导致发霉抽芽。接到大户们的求援电话后,联合社理事长张新成立马协调了临时“粮仓”,还协调了几台烘干机,连续20多天24小时不停进行烘干操作。“如果不是联合社帮忙,去年光我一户损失至少60万元,那样的话一年辛苦到头都白干了。”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周社会唏嘘不已。“联合社目前由8家粮油专业合作社组成,服务水田面积1.345万亩,包括28户大户的9500亩水田。联合社提供农机租赁、农技指导、病虫害防治以及化肥、农药和种子统购等各项服务。我们初步算了下,光统一采购化肥和农药这一项服务,就比单户购买每亩能降低成本30元左右,一年就能为联合社成员减少支出 40多万元。”张新成告诉记者,“下半年,我们打算重点做好产后服务,考虑在销售环节发挥联合社的抱团优势。”
  南浔区农林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组建联合社,当地粮食生产实现了“三降低一提高”,即利用抱团联合优势,降低粮食生产成本;鼓励土地流转,降低农田抛荒比例;科学合理指导施肥,降低化肥使用量;对加入联合社的散户发放规模种粮补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