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益新
本报讯 9月20日,在杭州举行的全省人才工作会议上,省特级专家、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员姚海根被授予省杰出创新人才奖。据悉,全省共有10人获此殊荣,姚海根是农业系统的唯一获奖者。
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的姚海根,1973年到嘉兴市农科院从事水稻遗传与育种研究。到目前为止,他先后育成晚粳“秀水”、晚糯“祥湖”、早籼“嘉早”及杂交晚粳“秀优”系列水稻品种(组合)89个,其中通过国家审定的13个,形成了粳、糯、籼配套,早、中、迟搭配,丰、优、抗兼顾的品种群体优势。他促成了浙江等地晚粳稻主栽品种5次更换,并成为历年种植面积最大的晚粳稻品种。他选育的“祥湖84”“秀水11”“秀水63”是国家南方晚粳稻区连续三代对照品种。据统计,截至目前,姚海根育成的水稻品种已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稻区累计推广种植3.2亿亩,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为我国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江南水稻育种大王”。
姚海根十分注重水稻育种理论和方法创新。他在晚粳稻抗性育种、株型育种、早熟性育种、稻米安全性育种、常规育种与花粉培养技术相结合育种等方面,创造性地解决了诸多关键技术问题,形成了一整套技术理论体系。至今,他以第一完成者身份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30多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作为浙江省常规水稻育种攻关组首席专家,姚海根还带领攻关组成员协同攻坚,在“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育成的晚粳品种平均覆盖率为浙江63.2%、上海市50.6%,并在长江中下游其他省市广泛种植。
姚海根在获奖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也是科研的灵魂。尽管已经73岁,他仍将继续在水稻种质资源、育种方法研究等方面进行创新,努力为农民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