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江走向江苏、福建、江西、安徽、湖北、广东等地,“甬优”系列杂交稻种植范围越来越广,并在高产攻关中频传捷报;“甬砧”系列砧木种子成为安徽、河南、江苏、山东多个省份的主栽品种;在广东、云南、海南三省,当地农户栽培的大棚西瓜近九成是宁波市自主研究培育的“美都”品种。
无论是水稻,还是瓜果、蔬菜,近年来,“宁波种”崭露头角,扎根省内外,香飘大江南北。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2013年,宁波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实施意见,把种业作为推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创新育种机制,加快基地建设,种子品种效应逐步凸显,种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
政策引领,机制发力保驾护航
近年来,宁波市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以政策引领为导向,以科技兴农为依托,加大对农业现代种业的扶持力度。设立科技创新团队专项资金,支持水稻育种和畜禽育种创新团队联合育种攻关。建立种业政策性保险制度,目前,杂交水稻每亩保费200元,最高保额每亩2000元,能繁母猪重大病害、灾害险额为每头保费78元,最高保额1300元。
宁波市还探索建立“首席专家+科研团队+种养大户”的“三结合”科研机制,允许事业单位的种业经营管理人才、科研人员,保留原有身份去创办种业企业。
这一高“含金量”的政策犹如催化剂,鼓舞了技术人员再次创业的信心。由宁波市农技人员牵头创办的宁波微萌种业有限公司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仅用了4年时间,“微萌种业”凭借灵活的体制优势和强大的创新研发能力,茁壮成长,一跃成为浙江省瓜菜种业的“佼佼者”,跻身全国同行前十五强,杂交青梗菜育繁推一体化水平全国领先。公司负责人薄永明说,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公司已建起瓜类、茄果类、十字花科等种子生产基地,并入选宁波市“3315”计划项目。“微萌种业”的快速崛起,在业界堪称一个奇迹。
作为宁波市民营制种企业的代表,慈溪市德清种子种苗有限公司在公司创办人潘德清的带领下,开展“慈茄一号”黑藤茄、“慈脆一号”酥甜白脆瓜、“慈椒一号”等地方品种育繁推一体化科技攻关和应用示范,近3年繁育新品种一级良种3000多公斤,实现销售收入940余万元。
“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微萌”系列西甜瓜、浙系长毛兔、振宁黄鸡……宁波种业创新全面开花结果。到去年底,宁波市“微萌种业”“丰登种业”“甬苗种业”“德清种苗”“绿野蔬菜”等5家持证瓜菜种子企业拥有种子制种面积近9000亩,制种总量37.8万公斤,销售额7076万元,分别比5年前增长275%、239%、315%,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瓜菜品种种子销售额占到总销售额的85%以上。
团队协作,科研实力持续提升
立足自主创新,选育优良品种,这是宁波种业的立身之本。众所周知,培育一个新品种,前期投入不菲,且要历经漫长的试验过程。为此,宁波市积极探索育种新模式,由政府搭建育种平台,企业担纲创新主体,多措并举,推动种业发展。随着新品种选育不断突破、种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一批科研技术团队脱颖而出,成为推动宁波市现代种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甬优”杂交水稻育种团队在籼粳杂交间杂种优势利用上不断取得突破。2013年有6个新品种通过审定,6个不育系通过鉴定。到今年上半年,宁波市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品种46个,其中“甬优6号”“甬优12号”“甬优15”3个品种被农业部认定为籼粳杂交超级稻品种。
由蔬菜科研人员组成的瓜菜育种研究团队围绕“西瓜、甜瓜及瓜类砧木等精品瓜菜育种,榨菜、雪菜等地方传统特色蔬菜育种,小青菜等叶菜类民生蔬菜育种”三个方向开展研究,经过多年努力,在耐高温耐湿脆肉型甜瓜、耐低温高湿弱光瓜类嫁接砧木、春榨菜、雪菜雄性不育系及杂交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该团队先后育成通过浙江审定(认定)品种24个,申报植物新品种权10个,分别比5年前增加9个和10个。“甬甜5号”在宁波结对的新疆库车落地开花,成功推广面积超过5000亩。作为“团结瓜”和“致富瓜”的“甬甜5号”深受当地瓜农和消费者喜爱。宁波市瓜菜育种研究团队科研人员表示,这一甜瓜品种是在哈密瓜风味基础上,提高了抗病性和栽培适应性,创造性地破解了哈密瓜品种抗病性差的遗传难题,成为浙江省第一个通过审定的小哈密瓜品种。“甬甜7号”是国内首个通过网纹甜瓜与哈密瓜变种间杂交获得的甜瓜一代杂种,耐高温性好,不易裂果,解决了脆肉型甜瓜生产中易裂果、商品率低的难题,多次被列入浙江省、宁波市主导和推荐的甜瓜品种。
据宁波市农业局种子管理站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市选育并经省级以上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达94个,比2012年增加46个。宁波现代种业昂首阔步走在全省前列。
孙吉晶 杨文祥
相关链接
今年入选浙江主导品种的宁波好品种
近年来,宁波市选育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和非主要农作物品种,每年有多个通过省级以上审定,包括水稻、瓜果、蔬菜等,品种类型多样,居全省各市前列,为我省农业生产输送了一大批优良品种。宁波市选育的农作物品种中,今年有11个入选2017年浙江省主导品种。
甬籼15
该品种属早熟早籼稻,株高中等,分蘖力中等,后期熟色好,株高适中,分蘖力中等,抗倒性较好,后期青秆黄熟,丰产性较好,全生育期108天。米质适宜加工用米。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
宁88
中熟晚粳稻品种,茎秆粗壮,青秆黄熟,抗倒性强,丰产性好,米质较优。全生育期145天。中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宁波、绍兴地区作单季稻种植。
甬优1540
2015年通过国审,籼粳杂交稻品种,株高适中,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性好,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丰产性好,米质优。全生育期146.5天。中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我省作单季稻种植。
甬优9号
该品种属中熟偏迟籼粳杂交稻,茎秆粗壮,株高适中,生长整齐,穗型大,分蘖力中等,长势旺,抗倒性好,成熟期清秀,丰产性好。全生育期155天。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我省作单季晚稻种植。
甬优538
该品种属单季籼粳杂交稻(偏粳),株高适中,茎秆粗壮,综合性状好,株高和生育期适宜,具有超高产潜力,2014年通过国家超级稻认定。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我省作单季稻种植。
甬优15
该组合属籼粳杂交晚稻(偏籼),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弱,穗形大,株型紧凑,剑叶挺拔,穗大粒多,丰产性好,米质较优,适口性好。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和褐稻虱。适宜在全省作单季稻种植。
甬优17
该品种属籼粳杂交晚稻(偏籼),株型紧凑,剑叶挺拔,穗大粒多,全生育期150天,茎秆坚韧,抗倒性强,生育期适中,后期转色好,穗大粒多,丰产性好,米质优。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我省作单季稻种植。
甬榨2号
榨菜品种,半碎叶型,中熟,生育期175-180天,株型较紧凑,生长势较强,株高55厘米,开展度39厘米×56厘米;瘤状茎近圆球形,单茎重250克左右,膨大茎上肉瘤钝圆,瘤沟较浅,基部不贴地,加工性好,出成率较高,抽薹迟。
甬甜5号
甜瓜品种,早熟,膨果性好,果实椭圆形,果皮为白色,网纹稀细,果肉橙色,中心糖度15%以上,肉质为脆肉型,口感松脆、细腻。春季果实发育期36-40天,全生育期100天左右;秋季果实发育期35-38天,全生育期94-96天。
甬砧1号
该砧木为葫芦品种,生长势中等,亲和力强,抗枯萎病,适应性广。嫁接苗生长较快,始收期比自根苗早5天左右,坐果率高而稳定,嫁接不影响果实品质。适宜在浙江省早春大棚与露地栽培。
甬砧8号
该砧木为南瓜品种,植株蔓生,根系发达,高抗黄瓜枯萎病,嫁接“津优1号”等黄瓜品种成活率93%以上,嫁接苗耐低温性和耐高温性较强,生长前期和后期长势显著强于自根苗。适宜在浙江省作黄瓜嫁接砧木。
宁波市农科院院长马荣荣和科技人员在田间考察“甬优”系列水稻品种生长状况。李军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