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加友
苍南从2016年初启动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先后成功创建一批特色精品村,探索了一条围绕环境美、产业美、人文美,自下而上竞相创建美丽乡村的新路径。
围绕“三美”,实现“物”的美丽乡村与“人”的美丽乡村协调发展
以环境美为目标,打造宜居村庄。一是在空间布局上,编制完善县域村庄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探索“多规合一”的建设机制;加大对泥工的培训力度,确保民居建设按图施工;分类指导不同村庄住房外立面、屋顶改造和古建筑修缮等,努力形成一批错落有致、富有韵味的浙南民居新格局。二是按照“村点覆盖全面、群众受益广泛、设施运行常态、治污效果良好”的要求,做到农村生活污水应纳尽纳、应集尽集、应治尽治、达标排放。探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治理成果。三是因村制宜,大力推广“户分、村收、垃圾不落地”的收集处理模式,在广泛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分片建立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利用。四是在抓好道路沿线绿化彩化的同时,合理设置村庄主入口标识、小公园,灵活选用乡土材料,建设灯光照明设施,做到村庄公共绿地应绿尽绿、树种丰富、季相分明。通过套管、并管、地埋等措施使村内电力、通讯线缆整齐有序。
以产业美为目标,实现村民增收。一是立足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产业基础,适应新型业态萌发、三次产业融合、资源要素聚合的新态势,在县内五条主干道两侧着力打造美丽田园。二是发挥美丽乡村建设在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中的特殊作用,深入实施倍增计划,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努力使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惠及每一位农民群众。三是把发展美丽经济与壮大村集体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富民、创意、文化、智慧”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升级版,推动一批具有特色产品的乡村开展电子商务。
以人文美为目标,提升村民素质。一是围绕“保护建筑、保持肌理、保存风貌、保全文化、保有生活”的要求,编制完善全县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名录。既严格保护类似碗窑等古村落的格局、风貌、田园景观以及存有环境的空间形态,也保护分散在各个村落,具有传统历史、时代印记、文化标志、人文故事的乡土建筑。坚持乡村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保护并重,处理好古村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传承好“活态文化”,避免无序建设和过度开发。二是以农村文化礼堂为依托,开设健康、道德、三业、语言四大虚拟主题馆,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以农村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转移就业培训为重点,办好苍南农民学校和农民创业实训基地;联合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能手,同时借力科技特派员、省市县下派农村工作指导员,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和管理提升培训;以乡镇为单位,按需、上门、免费培训贫困户。
制定政策,探索自下而上的美丽乡村建设路径
详尽设计政策。精心制定《苍南县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管理和资金补助办法》,从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到美丽民居建设、外立面整治、屋顶平改坡、景观绿化、游步道和村民交往空间铺装、文化礼堂和民俗馆建设、历史文化点项保护、生活垃圾保洁分类、特色产业培育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民教育和职业农民培训等25项内容,分别明确标准和补助定额。同时,详细规定美丽乡村评价赋分标准、奖励基数以及长效发展考核奖励标准等。这份清单补助办法,让每位村干部、村民对县级财政补助政策一目了然,并通过它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着重点和落脚点。
整合部门资金。将涉农补助资金项目全部清单化和验收标准化,县财政局开发申报平台,所有行政村根据自身实际和各部门公布的清单,经乡镇审查后自行申报,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对各申报项目进行审定,有关部门承担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指导、检查、验收等职能。美丽乡村建设财政补助资金采取“先建后补、清单补助”的方式,统一标准、统一验收,资金“打包”补助,最大程度发挥财政资金效益。
明确目标定位。从自然资源、田园风光、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农事节庆、乡土建筑、产业经济、特色饮食等方面挖掘村庄特性,组建苍南美丽乡村建设专家咨询组,在设计时就突出主题、展现特色,全面推行限额设计,力求“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在精品示范乡村建设中,岱岭乡以“花果畲乡、美丽岱岭”为主题,提炼畲乡文化元素;龙港镇乾头村以“渔夫传奇”为文化主线、以橘园寻宝为产业特色、以打造儿童乐园为目标,创建美丽乾头;桥墩八亩后村以茶产业发展与茶园休闲观光旅游为主导,发展村集体经济;桥墩矴埠头村以“古厝矴步、流水人家”为主题,打造居住、休闲、旅游一体的美丽乡村。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中,苍南县把古村落的生态、形态、情态等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作为整体,进行一体化的综合保护,从建筑、布局到民俗、民风和民生等方面,实行“活态”保护。如:金乡五一村在修复老街和修缮古建筑的基础上,抢救恢复了桥头莲的黄龙、清明庙会、戏剧头盔制作工艺、贝雕画、米塑、南拳等非遗项目。
宣传广泛到位。在对全县776个行政村主职人员全覆盖培训美丽乡村知识的同时,分批次对各乡镇城镇规划红线外的村“两委”干部宣讲美丽乡村建设政策,建立微信公众号推送美丽乡村建设动态信息。结合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宣传,对全县机关干部宣讲美丽乡村建设和县级补助政策等。县“美村办”还专门编印《苍南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指导书》,其中包括行动计划、创建标准、补助定额、竞争遴选、申报流程、验收核查等内容,让大家对美村工作有个全面了解。同时,通过媒体进行政策宣传,尽量让百姓知道创建美丽乡村的清单化补助政策,为竞争遴选苍南美丽乡村创建奠定了基础。
统一村民思想。美丽乡村建设涉及方方面面,特别是违建拆除、环境保洁、垃圾分类、民居整治、项目征地等等,都需要村民统一思想,共同努力。为此,在广泛宣传上级各项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苍南各项目实施村均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乡贤理事会,建立村级美丽乡村建设决策微信群和乡亲微信群,在群里图文并茂地向大家发布村里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告示,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实际成效及所需资金等,争取全体村民支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作者系苍南县委农办副主任苍南县美丽乡村——钱库镇项东村上演“水韵江南 魅力女性”旗袍秀。董麒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