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手机支付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标配,我们在享受手机支付快捷便利的同时,也应警惕随之而来的支付陷阱。防范手机支付陷阱,消费者要擦亮眼睛,做到“五要三不要”。
要实名认证支付软件。支付软件实名认证可以提高安全性,尤其是重置密码时,实名认证过的用户会被要求验证更多的细节,提高安全性。
要设置密码。设置一个难破解的手机开机密码,另外还要为不同的支付软件设置不同的密码,减少手机丢失和被盗带来的安全隐患。
要谨慎保管个人隐私信息。如涉及需要提供自己手机验证码、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信息,一定要当面核实其准确性,千万不能把这些随便泄露给他人。
如果手机被盗,要给电信运营商和支付服务商打电话挂失。第一时间挂失SIM卡,以防被用于其他用途,如果手机绑定了支付软件,还要打电话给支付服务商,冻结相关业务。
要及时为手机系统打上安全补丁,这样可以有效阻止木马类病毒入侵。
不要随意点击好友发来的链接,尤其是提示下载手机应用的链接。在扫描二维码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识别出来的内容,不安装不明文件。
不要连接陌生Wi-Fi。一些没有设置密码的Wi-Fi实际上并不安全,有可能是黑客设置的陷阱。
不要随意下载安装手机应用。木马病毒可窃取到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有了这些信息,骗子可以利用补办SIM卡的方式,通过手机网银盗取银行存款。
李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