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仁杯 本报记者 葛勇进
本报讯 9月29日,由省农业厅和嵊州市政府联合举办的2017浙江省首届水稻新品种大会在嵊州举行。400余位来自全省农业系统、科研院校、种子企业的代表和种粮大户认真观摩了286个优质水稻品种。观摩期间,经过与会代表和专家投票评选,“华浙优1号”“甬优8050”等6个水稻良种被评为最具人气品种。
观摩会现场位于嵊州市甘霖镇良种场。早上9点,良种场即迎来了大批宾客,稻田里人头攒动,有的种植户下田看种、有的育种家在田头介绍品种性状、有的种企代表在洽谈业务……据悉,参展的286个品种主要来自省内外科研院校、种子企业最新审定或即将审定的水稻良种,涵盖了杂交稻、籼粳稻、常规晚粳稻,早、中、迟熟等各类型,展示区面积400亩。
为确保所有参展水稻品种田间种植效果,省种子管理总站和嵊州市农业局早在年初就制定了详细的栽培管理方案,聘请育种、栽培等方面专家,根据优质高产、节水节肥节药等绿色发展的需要,按照品种的不同熟期、种类,设置不同的展区,并进行合理的田间布局,从播种、育秧,到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全程实行科学管理,使参展品种的良好性状、高产潜力得到充分展示,尽力体现良种与良法的最佳配合效果。
作为我省首次举办的水稻新品种大会,展示现场还启用了二维码标识技术,为每个参展品种设立了一个二维码标识。参观者只要通过手机扫一扫二维码,眼前的参展品种的特征特性,品种审定与否以及供种单位等“身份”信息,便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展示示范的“可学可看”性。
我省是水稻育种强省,近年来,围绕绿色农业发展,改革完善品种审定制度,开通品种审定绿色通道,使得一大批优良品种脱颖而出,特别是籼粳杂交水稻品种选育领先全国。据统计,2011年至今,全省育成超级稻品种数量居全国前列;育成早稻品种推广面积约占全国早稻面积三分之一以上;“秀水”系列常规晚稻、“中浙优”系列杂交水稻和“甬优”系列籼粳杂交水稻品种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水稻生产省内自主育成品种占比达95%以上。
绍兴市舜达种业公司总经理陶才生说,观摩现场是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水稻新品种的比拼平台,不仅为广大农户“看禾选种”提供了直观的现场,也为育种单位展示新品种、经销企业推广良种提供了“窗口”。据悉,参展品种中包含了近年来市场上炙手可热的“甬优”系列等水稻良种,如“甬优7850”“甬优4550”“甬优1540”“甬优2640”“浙粳99”“浙粳70”“浙优21”“嘉67”“嘉优中科2号”“嘉纳优012”“华浙优71”“嘉丰优2号”“秀水14”“秀水121”等优良品种。
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负责人表示,此次大会注重两个创新。一是办会机制,通过政府搭台、省市县联动、科研企业唱戏的运行机制,发挥各方优势,凸显办会效率;二是品种推广理念。在挑选参展品种时,从适宜浙江省内种植、符合节水节肥节药等绿色发展需要出发,筛选一批米质优、口感好、消费者喜欢的新品种,优先安排展示,发挥绿色品种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同时,在生产管理过程中,结合催芽育苗、测土配方施肥、生态防控、“机器换人”等先进技术,有效加快良种良法推广步伐。
大会期间,还举行了水稻新品种经营开发权转让签约仪式。由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嘉兴市农科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农科院等单位分别选育的“嘉优中科6号”“雨两优1033”“浙优21”等3个品种的经营开发权分别转让给合肥丰乐种业公司、勿忘农种业公司和浙江雨辉农业科技公司,其中“嘉优中科6号”的转让金额达500万元;大会授予宁波市鄞州区联兴粮油合作社的卢方兴等11位种粮大户全省水稻新品种示范户称号。
会议还举办了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技术培训。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隆平高科种业公司副总裁杨远柱以及浙江省农科院院长助理孙国昌等3位水稻专家,分别进行了专题讲座。
参观者用手机扫一扫标示牌上的二维码,就能查看参展水稻品种的性状等信息。本报记者 葛勇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