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品牌

“夏履竹编”如何再续辉煌

  走进绍兴市柯桥区夏履镇莲西村,总能见到一位叫李毛狗的老竹匠,坐在家门前的竹椅上忙着编织竹篮,每天10多个小时,李毛狗都在和竹子“打交道”。
  今年66岁的李毛狗13岁开始就以竹编为生,是远近闻名的手艺人,而在夏履镇,这样的老竹匠有数十位之多,成了支撑夏履竹编产业的“骨干”。前不久,夏履镇专门在竹编特色村莲西村成立了竹编协会,20名竹编高手成为首批会员,竹匠们有了一个技艺传承、产业发展、交流合作的全新平台。
  夏履镇竹林丰茂,竹编产业是该镇传统产业,包括箩、筐、土箕、竹椅、竹书架,扫帚等都是特色。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竹制品特别是日用类竹制品的市场需求不断萎缩。即便竹跳板、脚手片、竹梯子等市场需求依然较大,但其附加值较低又缺乏竞争力,并不能让夏履竹编再续辉煌。同时,后续无人也成为夏履竹编的发展瓶颈,如双桥村现有20多户竹编专业户,大部分生产建筑业配套竹制品,且多为中老年人。“随着竹编工匠年龄渐长,年轻人又大多不愿从事这项传统产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人才断档现象。”夏履竹编协会首任会长金建安说,夏履竹编产业有传统优势,解决了山区剩余劳动力的出路,让农民增收,但夏履竹编产业转型升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产品创新和竹匠培育成为当务之急。“新的市场特征要求竹编工艺从传统的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化,我们将从传统文化传承的角度,宣传竹编文化,选好工艺接班人,使竹编工艺代代相传。”夏履镇镇长章宇对竹编产业发展和工艺传承充满了信心,他表示只要能抓住市场的脉搏,竹编工艺仍能大放异彩,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竹篱笆就吸引了不少订单。
  目前,夏履镇已经形成了竹编产业的发展思路——技术上精益求精、技艺上代代传承、市场上另辟蹊径,包括开办竹编培训班,让更多农民参与到竹编产业中来,同时,引导开发精细工艺品,通过文化植入让竹编产品产生更大附加值,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走得更远。
钟伟 胡思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