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农业两区建设特刊

“五化联动”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嘉兴市秀洲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纪实

  这几天,嘉兴市秀洲区农经局负责人一直沉浸在十九大报告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句话,让他倍感鼓舞。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们现在下乡调研,感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农田靓起来了,农业园区变成了乡村旅游景区。”这位负责人说,以前田头地角垃圾多、废弃物多,而现在果园、稻田……都已成为靓丽风景,目光所及,无不赏心悦目。
  今年以来,秀洲区以“打造现代化田园新秀洲升级版”为目标,坚持高效生态安全战略,突出绿色可持续发展导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五化联动”,即生产基地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优质化、手段智慧化、田园美丽化,走出了一条发展绿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生产基地化,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全方位集聚农业生产要素,激活生产资源,突破发展瓶颈,提高农业效益,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也是秀洲农业产业发展集聚新动能的必由之路。”秀洲区农经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该区优化资源配置,集聚优势产业,培育现代农业发展新动能。
  农业生产基地化,全面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并以合作社为载体,全面推动土地资源规模聚集。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流转土地面积20.33万亩,流转率达65.99%。2.2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年底即将完成建设,以大项目带动产业集聚和基础设施提升。“产业集聚最重要的是要集出特色来。”秀洲区农经局负责人介绍,自“两区”建设以来,秀洲区已累计投入7.93亿元,全面推进现代园区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省级农业综合区2个、主导产业示范区3个、特色精品园8个,初步建成“南中北”10万亩的综合园区。近2年,更是积极推进“一区一镇”创建,加快园区发展集聚化。今年重点推进秀洲区现代农业园区、新塍田园综合体、王江泾藕鱼特色强镇、油车港菱果特色强镇等项目建设,其中秀洲现代农业园区、油车港菱果强镇、新塍田园综合体已申报省级项目创建。
经营立体化,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近年来,秀洲区依托农业优势,抓住“旅游+农业”切入点,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建设大型农业综合体项目,打造田园综合体,加速三产融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创造农业发展新动能,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秀洲花邦田园综合体位于嘉兴市王店镇,占地面积达4.16平方公里、总投资约100亿元,将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花卉种植贸易基地,构建从花卉种植、包装、交易配送及精深加工于一体的花卉产业链,并建有温泉养生、花卉艺术、创意文化、儿童世界、中外美食、国际商务等六个特色主题村。除了花邦田园综合体外,鲁能集团嘉兴农旅结合项目、银杏·天鹅湖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嘉兴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等区域性农旅结合项目也纷纷落地。
  在加快三产融合的同时,该区加快培育新型农业主体,支持大学生等投身现代农业创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工商注册家庭农场更是达265家,居全市前列。去年,浙江美之奥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成为全省首家上市的农业种业企业。
  该区还立足优势特色农业,做大做强农业全产业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重点提升四大家鱼原种场等企业的育种水平,探索田藕、青鱼等深加工技术,加快培育种子种苗、冷链物流、深加工等新兴业态,重点打造粮油、青鱼、田藕等3条全产业链,每条产值将达3亿元以上。新塍菜籽油、“梅家荡”青鱼干、“新塍”传统糕点等秀洲特色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五芳斋粽子更是成为“江南粽子大王”,享誉全国。
产品优质化,促进农业共享发展
  “如今,大宗农产品供给充裕,人们的需求已从‘数量’转向‘质量’。产品是不是安全、绿色,已成为人们关注焦点。”秀洲区农经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促进农业“共享”发展。
  近年来,秀洲区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优化农业生产要素,完善农业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按照集聚、特色、精品的要求,全面提升瓜菜、林果、水产等产业发展层次,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了一批产品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品牌。
  依靠标准“产出来”。该区提升标准化精品示范基地,探索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模式,整合精品农业示范基地创建、农业品牌创建、生产标准制定、“三品一标”认证等环节与扶持政策,打造“标准化”升级版。
  依靠监督“管出来”。该区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追溯体系和诚信体系,建立高毒农药定点经营与实名购买体系,评星定级农资店,加密抽检频次,全区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100%,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依靠品牌“带出来”。农产品有了质量保证,还要有自己的品牌,该区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重点是做强大米、青鱼、田藕、葡萄等特色产品品牌,培育“绿秀洲”农产品区域品牌和镇级区域品牌;同时,搭建品牌农产品营销平台,每年举办区级精品农产品展示展销会等品牌推介活动,通过品牌建设提升农业竞争力。
操作智能化,促进农业创新发展
  “有了这个‘帮手’,效率真高,一分钟就把人工需干几小时的活干完了。”日前,在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的田野上,农户们纷纷惊叹植保无人机的作业效率。“与传统人工操作相比,无人机洒药不仅效率高,而且雾化水平高效果好,每亩可减少用药30%,节水90%,喷洒效率是人工作业的15倍。”秀洲区农机管理站负责人说。
  农业机械“上天入地”是秀洲区推进“一换两融合”、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升级版的措施之一,也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统筹各类科技资源,着力构建现代农技支撑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秀洲区农经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区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平台,引进先进农业科技,集成农业主导品种推广与主推技术,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秀洲农业的稳步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今年该区建立了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业创新示范基地,确定了84个主导品种,55项主推技术,同时培训农民3000人以上,全区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2%。“互联网+”是发展农业新型业态的捷径。为此,秀洲区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加强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面深度融合,提升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数据化水平。目前,全区已培育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36家、农业物联网基地15家。
田园美丽化,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走进“醉美乡村”秀洲区王店镇建林村的聚宝湾,花红柳绿的乡村美景令人陶醉,而散落在聚宝湾的农家乐:“荷塘人家”“松月酒店”“田园农家”“良和人家”……在袅袅炊烟中,让游客们尽享美丽乡村的农家野趣。
  为打造美丽田园,秀洲区出台了《秀洲区美丽农业基地量化分级实施方案(试行)》和扶持政策,对具有一定规模、相对集中连片的农业基地进行改造提升,并按整洁化、标准化、装备化、品牌化、景观化,分为A至AAAAA五级,到2020年,该区计划建设“美丽农业”基地50家以上。同时,推进“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实施“五水共治”“五气共治”,把“两路两侧”建成为美丽秀洲的风景线和示范带,改善生态人居环境,今年已整治“公铁”沿线农业设施用房280个,建成省级美丽牧场2家。
  该区还推进农业清洁生产,鼓励农民实施农作物秸秆还田和资源化利用,禁止秸秆焚烧,着力构建一个天蓝水清地净的生态环境。今年全区回收农药废弃包装物59吨,无害化处置55吨,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51%;全面清退外荡水产养殖,创新推广池塘循环水养殖跑道15条。
  围绕“一控两减四基本”目标任务,该区整建制创建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农作制度。今年全区已实施省、市级生态循环农业项目15个,创建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2个,鱼菜共生、稻鱼共生、林下经济、稻经轮作等十余种创新种养模式被推广应用,其中推广稻鱼共生模式1万余亩,亩产值达1.5万元以上,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
张丽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