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乡村振兴,创业新机遇

——探寻“浙江高水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路系列报道之四

  □本报记者 杨凌紫
  近年来,浙江培育了一批有创业创新精神、有能力、有情怀的“农创客”,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如今,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让“农创客”们再一次激情澎湃:农业农村创业机会更多了,路子也更宽了。
  新机遇,新梦想。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农创客”打算如何一展身手?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我省的一些“农创客”。
抓机遇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乡村振兴战略释放的这一信号,让“农创客”们有了更多用武之地。他们已经行动起来,面向农户开展更多更好的服务。“对‘三农’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相信会进一步加大,特别是鼓励创新,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社会化服务,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发展机遇。”苍南县信实庄稼医院院长曾祥亮对开办连锁庄稼医院的信心更足了。“目前,我在当地已开出5家庄稼医院,平均日接待农民500多人次。接下来,庄稼医院要加强与政府部门对接,进一步扩大规模、规范经营,完善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吸引更多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到‘医院’,指导农民实施生态高效栽培,加强科学管理、安全使用农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曾祥亮说。
  面对服务创业,杭州蓝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陆炜强同样信心十足。他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在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上大有作为。“基于这一想法,公司在已开发‘植物管家’APP的基础上,将完善服务体系,通过组建农业‘共享服务中心+驻村服务站’的服务体系,为区域内使用APP的主体提供包括农作物病虫害诊断、土壤环境检测、作物营养套餐制定、农资精准配送等服务,并构建线下服务半小时服务圈。为加强管理,我们将为每个客户建立实名制会员档案,记录并长期保存他们的生产信息,最终形成一个对当地农产品生产具有指导作用的云端数据库,运用大数据更好地服务生产经营。”陆炜强说。
拓新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粮食安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事粮食种植的“农创客”认为,振兴乡村不仅要多种粮,还要种好粮、种出效益。
  “城乡居民对粮食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粮食生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已种了10年粮的东阳市碧得丰粮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美君说,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节省了合作社的人工成本,提高了种粮效益。下一步的目标是全力打造新的发展模式。“我打算以合作社为依托,联合周边种粮大户、散户,实行‘统一良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加工、统一品牌’。通过这些统一,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生产水平,确保粮食品质。同时,带动种粮农户延伸产业链,利用合作社引进的大米全自动高效加工流水线,开发‘五彩大米’等多种产品,打响‘粮二代’大米品牌,全面提高粮食产品附加值。”
  义乌市飞扬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虞东红则把目光集中在销售环节,通过“众筹大米”创新融资、销售模式。据虞东红介绍,今年合作社推出的100份“众筹大米”目前已基本售完,下一年度,计划扩大水稻种植,增加供应量。“众筹份数以0.5亩为1份,每份金额1500元,认筹者认领稻田后,稻田所产的稻米归他们所有。认筹者可自己或派代表对众筹稻米的生产实行全程监督,也可以亲自参与水稻生产。另外,利用彩色稻在种植基地绘制艺术图案,吸引游客,促进农旅融合发展。”虞东红说。
出新招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并把“生态宜居”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这让德清县筏头乡烂树坑村溪山原宿负责人郑佳佳对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业充满信心。
  由于民宿市场变化快,客人对民宿的品质要求不断提高。据此,郑佳佳规划将现有的民宿打造成精品民宿。“本月开始,溪山原宿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通过将房间数量由12间减少到9间来扩大房间面积,让客人住得舒心。同时,更加注重服务细节,打造独立餐厅,建立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开发新菜品,让客人吃得放心。在依靠口碑宣传的基础上,和一些自媒体合作,进一步打响溪山原宿品牌。”郑佳佳说。
  桐庐万强农庄有限公司总经理钱源认为,乡村旅游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有可为,万强农庄要在生态养猪、种植有机蔬果的基础上,加快转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钱源告诉记者,养生和物流配送是农庄今后发展的两大重点。养生方面,着重打造拥有小块农田的景观房,游客来农庄可以吃农家菜、享采摘乐,也可以住农庄、体验农耕作业。物流配送方面,尝试通过会员制配送方式把农庄及周边农户生产的优质农副产品销到城市,计划三年内在杭州培育4万户中高端用户。另外,农庄将经过处理的猪粪转化成有机肥,免费提供给周边菜农,并指导他们按照标准生产有机蔬菜,这样,不仅可以扩大供游客选择的有机蔬菜品种,还可以带动更多农户增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