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发展甜蜜事业 促进精准扶贫

26个县扶持1043户低收入农户,户均增收超万元

  □本报记者 季颖
  本报讯 11月8日,全省蜜蜂产业发展暨中蜂精准扶贫大会在遂昌县召开。记者在会上获悉,甜蜜事业成了我省精准扶贫的一大“法宝”:近3年来,我省通过实施中蜂精准扶贫,累计在26个县扶持1043户低收入农户,户均增收万元以上。
  据了解,2015年9月,我省启动蜜蜂产业振兴计划。这一计划实施以来,除了中蜂精准扶贫取得显著成效外,蜜蜂产业层次明显提升,2016年,全省蜜蜂饲养量128万群,提前2年实现120万群的增量目标;新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蜂产业组织33家,辐射带动蜂农5000多户;制定《大棚草莓蜜蜂授粉技术规程》和《设施瓜果蜜蜂授粉技术规程》两项蜜蜂授粉地方标准,为推广蜜蜂授粉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产业融合更加紧密,蜜蜂产业“接二连三”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会议指出,蜜蜂产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引擎,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将其打造成我省精准扶贫的“金钥匙”,推动我省从养蜂大省向养蜂强省转变。为推进我省蜜蜂产业健康发展,重点要在以下五方面下功夫:一是在蜜源植物推广上下功夫,开展蜜源植物调查研究,做好蜜源植物品种种植指导,鼓励引导广大农民种植蜜源植物,加强部门协作,建成一批高标准的蜜源植物种植基地;二是在质量安全提升上下功夫,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搭建信息化追溯平台,统一追溯模式,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提高生产主体的自律意识,强化生产主体的责任;三是在品牌营销上下功夫,紧盯市场需求,坚持消费导向,擦亮老品牌,塑强新品牌,努力打造一批省内外知名的企业品牌;四是在产业融合发展上下功夫,引导龙头企业集成应用生物、工程、化工以及信息等技术,大力发展蜂产品精深加工业,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大科技创新,加快新产品、新设备开发、推广与应用,最大限度挖掘产品的增值潜力,深入挖掘蜜蜂文化,打造一二三产有机融合的蜂业全产业链;五是在产业发展精准扶贫上下功夫,摸清底数、找对方法、因人因地施策。
  会上,还举行了中蜂精准扶贫“五送一收”结对帮扶赠送仪式和产销合作签约。同时,开展蜂产品十大名品评选推介活动,杭州德兴蜂业有限公司的德兴堂牌蜂蜜、浙江天依蜂蜂业有限公司的添音牌土蜂蜜等15个主体的产品获得“浙江省蜂产品十大名品”称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