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豪
兰花花开淡雅、玫瑰花开浓郁。每天,杭州市江干区的花卉市场都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前来购买鲜花,有的作为家庭装饰,有的作为增进感情的推手。
近年来,江干区依托城市化推进,充分发挥辖区农林水科研资源、技术农民等要素集聚优势,着力做大做强都市花卉产业,将其建设成为“美丽产业”。目前,该区花卉产业年总产值达50亿元以上。
资源集聚 提升效益
杭州骉茏花卉园艺有限公司位于江干(笕桥)都市花卉产业园内,是一家集设施花卉生产、花卉科研、园艺设计等于一体的都市型花卉产业综合体。在该公司的苗木生产基地内,一簇簇颜色各异的花正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给渐凉的冬日增添了一丝温暖。
“我们总共流转了322亩农村闲置土地用于花卉苗木生产,以‘花卉基地+供应链平台+淘宝商户’模式打造了一个全产业链的花卉电子商务平台,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公司负责人余卫东对记者说。
据了解,该区引导花农成立杭州汇彩花卉专业合作社,联合花企花农58家,流转区内外土地4000余亩。集约化经营模式使花卉产业进一步集聚,让花卉企业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花卉产业的效益得到了质的飞跃。
据江干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该区累计外拓花卉基地33万亩,工商登记在册的花卉园林企业达135家,生产基地与市场覆盖国内14个省(区、市)以及非洲、欧洲、东南亚等境外地区。该区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建立了B2B展示展销平台——江干花卉电商产业园,目前,花卉电商产业园入驻企业有46家。
截至目前,该区花卉种子已占全国20%以上的市场份额,花卉穴盘种苗占全国10%以上的市场份额,产业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
产业带动 富了农民
这些天,在杭州金色池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苗木生产基地,工作人员正忙着对苗木进行修剪、移栽。“工作人员大多是附近的村民。”公司负责人胡伟强对记者说,“他们每个月的最低薪资是3450元,部分将土地流转给我们的村民还可以收取租金。”
“我们落实了花卉土地流转的专项补贴,”江干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根据花企花农与农户签订的土地流转租用协议,本地农民每年可获得每亩5000-7000元的收入。”据统计,目前该区用于花卉种植流转的土地已达1400亩,农户每年累计实现土地租赁收益800余万元。
江干区花卉产业的蓬勃发展,解决了一批又一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据统计,目前该区有1000余名劳动力专门从事花卉的日常管理、采摘、加工等,同时吸引周边具有花卉种植、加工、管理的技术人员,带动周边地区花卉产业发展,实现了在企业上班的全职农户年均增收超10万元。
在为周边农民、技术工人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该区引导原先从事农业生产的被征地农民,在花卉租摆、花卉销售、绿化养护方面实现就业与创业,并引导年轻人向花卉园艺电子商务发展。
融合发展 “美”了农村
每年举办的杭州(江干)都市花卉节都会吸引一批来自各地的爱花人士和花卉经销商,花卉节融合了花卉展示展销、花艺造型、招商推介等品质元素。据了解,截至目前,花卉节累计吸引群众80余万人,累计销售总额达2.6亿元。2017年11月18日,第六届杭州(江干)都市花卉节即将在杭州火车东站西广场开幕,预计将吸引观众30万人,销售总额预计可达6000万元。“发挥花卉产业的引领作用,挖掘潜在的内涵价值,丰富产业链条的深度和广度,花卉产业已成为江干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江干区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该区依托“风情小镇”“美丽村庄”的建设,引导当地农民在农居改造整治中在房前屋后引入特色花卉品种,美化农村景观,打造出了一批以该区丁桥镇皋亭山“千桃园”为代表的“精致园景”景区,提升了景区的品位,促进了农民增收。据了解,仅皋亭山“千桃园”年吸引游客就达40余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