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距第10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圆满落幕虽已3周,但其演绎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精彩协奏曲犹在耳边。
本届森博会由国家林业局、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绿色富民、生态兴业”为主题,共设国际标准展位3723个,有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1639家企业参展,展品涵盖家具及配件、木结构木建材、木竹工艺品、木竹日用品、森林食品、茶产品、花卉园艺、林业科技与装备等8大类,总数达10万种以上,实现成交额48.66亿元。
“众创乡村”馆,展现乡村美
本届森博会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首度尝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嫁接,充分运用森博会展销平台作用,创新设立“义乌·中国众创乡村”主题馆,全面展示义乌市空间优化布局美、生态宜居环境美、乡土特色风貌美、村强民富生活美、人文和谐风尚美、改革创新发展美的众创乡村建设新成就。
“众创乡村”馆展区面积1703平方米,充分展现了义乌的特色做法———八大国有集团参与建设美丽乡村,并通过AR技术等展示以八大集团结对共建的10条美丽乡村精品线为主轴、沿途特色村相串联的义乌乡村旅游精华。馆内各展厅均设有美丽乡村形象展区、特色产品展区和招商洽谈区,通过乡村旅游推广、产品展销、招商引资等举措,为义乌乡村振兴引水活源。
借助森博会平台,总投资达21亿元的浙八味本草园、义乌后宅街道“德胜古韵”精品线路曹村古村落开发、花间乐园、义乌“田园记忆”等4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集中签约。
据悉,浙八味本草园项目将围绕浙八味中药种植园这一核心功能区,布局花海观光、农事体验、水果采摘、养生度假、药材加工、中药研发等服务功能,分期开发,形成“医、养、游、观、吃、住”一体的农业综合体,项目投资预计达13.5亿元。后宅街道“德胜古韵”精品线路曹村古村落开发项目和花间乐园总投资合计2.5亿元,主要针对该村老房子修建、商铺、书吧、休闲民居等古村落实施旅游开发,拟构筑以赏玩为特色的地标景点12处。义乌“田园记忆”农旅项目总面积约1250亩,拟建设含观赏林及广场在内的樱花园,集科普文化馆、创业会展空间、手伴礼品店、餐饮于一体的田园集市,市民农场,敏航农业科创基地,七彩农业园等。
通过项目签约,引进了社会资本,使美丽乡村和美丽经济深度融合,为当地经济全面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展会期间,客商游览兴致高涨,不少人在馆内的特色景致前驻足欣赏,拍照留念。途家网、桔子酒店等也对义乌美丽乡村建设伸出了“橄榄枝”。
“一带一路”展,重现古丝路盛会气象
本届森博会积极践行“开放”理念,以义乌“一带一路”支点城市为依托,特别设立“一带一路”主题展,并与泰国清迈、亚欧贸易发展协会等合作,邀请伊朗、阿富汗、俄罗斯、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30个国家的118家林产品企业和代理商参展。
森博会期间还举行了中国-中东欧“16+1”林业合作交流、泰国清迈政府农林业交流活动,重现古丝路盛会气象,共绘林业合作发展新篇章。
在“一带一路”愿景下,随着“义新欧”中欧班列9大线路的成功运行,义乌融入全球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表示,森博会必将进一步拓展森林产品的内销和外贸市场,成为促进国际林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展会。
展会现场,“一带一路”展区内人头攒动,来自异域的丰富产品吸引众多市民前来一窥究竟。来自乌干达的巴拉巴是初次参加义乌森博会,他带来了非洲鼓、木制长颈鹿、玫瑰木盆、木油等非洲特有的林产品。“我听说义乌森博会每年都吸引很多人前来选购,于是来此推广我们国家的产品。”巴拉巴说,打算拿出此次森博会所得收益的一部分,助力家乡公益事业。
民族风情馆,刮起民族风
作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模式,森博会倡导“绿色、共享”理念,为贫困落后山区林产品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搭建展示和销售平台,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绿色、生态、优质的特色林产品。本届森博会特设“民族风情馆”,采用“畲乡蓝”作为主色调,展示来自杭州、温州、湖州、金华、衢州、丽水六地13个民族工作重点县(市、区)和景宁畲族自治县35家企业的170多种产品。
一种名叫“畲祖烧”的茶具,是景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首次亮相森博会,而畲祖大漈罐则是畲族传统手工艺的代表。
“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展,‘畲祖烧’是景宁的民族品牌,大漈土陶较倾向于平民化,其陶艺美感在于它的肌理之美、泥土韵味。”展厅负责人毛先生表示,希望通过森博会让更多人了解“畲祖烧”,了解景宁。
相关资料显示,大漈罐非物质文化遗产始于1000多年前的北宋,明朝天启年间,大漈罐的制作已十分成熟。建国后几度盛衰,其工艺至20世纪末几乎失传。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经过挖掘和抢救,畲祖大漈罐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
相对而言,同样来自景宁的“畲艺坊”则是森博会上的常客了。“我们连续3年都参加,人气旺,效果好。”徐丽媛是展厅负责人,说到森博会这个平台,她连连点赞,“通过这个平台,我们不仅收到省内很多城市的订单,还吸引了来自江西、江苏、湖南等外省的客户”。据介绍,畲艺坊的手工布鞋大多出自当地65至80岁的老人之手,制作一双布鞋大概需要三四天。
景宁的服饰、遂昌的蜂蜜、龙泉的青瓷、武义的黑茶、龙游的鲜竹酒、温州的永生花……漫步各大畲乡馆内,总有一些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东西让人驻足。
从现场来看,展品涵盖畲乡竹木制品、农副产品、特色美食、民族工艺品、药材保健品、高科技工业产品等六大类。为充分展现畲乡风采,展会期间,该展区专设歌舞台,由畲族民歌非遗传承人带领姑娘小伙现场展示畲风歌舞的魅力;还通过现场直播、现场体验等形式,多方面展现畲乡绿色生态,体现畲民淳朴民风。
创意林产品,彰显主创者巧思匠心
本届森博会在与浙江农林大学多年合作的基础上,首设浙江农林大学展区,展示所研发的新产品、新科技和新设备。
在该展区,浙江农林大学首次将部分国内外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推向前台,展示校企合作成果,包括香榧、山核桃新品种,甲醛异味检测和处理技术,创意茶产品和创意茶文化空间设计,栀子藏红油、栀子饭宝、栀子藏红茶等农业创新产品,希望借助森博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本届森博会继续设立中国创意林业产品展,以绿色、环保、集约的新理念,融入时尚、清新、实用的设计,通过同步配套的第六届中国创意林业产品大赛优秀作品展区、创意林业企业展区、“匠艺生活”一米市集展区等多个特色主题展示,塑造绿色中国新形象。
在创意林业产品展区,纯手工制作的钱包、价值连城的根雕作品、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让人眼花缭乱。“我作为参展商已经是森博会的常客了,但参加大赛还是第一次。”来自浦江的根雕师金文卿说,自己从事木雕工艺品制作已经很多年,为了让木雕产品变得更加实用,就把工艺产品与小动物元素相结合,让大家在欣赏工艺品的同时感受园艺的气息。
据悉,中国创意林业产品大赛自2012年始已成功举办五届,得到了业内人士及专家的广泛关注。每届大赛都涌现了大量精彩纷呈的优秀作品,吸引全国百余所院校以及众多独立设计师参与。大赛已成为转化、分享林业产业成果和发现、培养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平台。
在本届森博会上,中国林产品创意创新联盟——产学研专业委员会宣告成立。据了解,其目的在于加强林产品研发方面的学术建设,指导林产品创新设计成果和企业、市场的对接,并在营造创新设计的有利环境等方面建言献策。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