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特别报道

农业电商更活跃

——从农博会看浙江农业产业振兴之五

  □本报记者 蔡希师/文 唐豪/摄
  一只手机购遍农博,两手空空却满载而归,这样的场景在2017浙江农博会现场比比皆是。移动付款、扫码下单、直接配送……电商与农博会的结合,让市民享受到了更轻松、更便捷、更愉快的乐购体验。在“互联网+农业”的风口上,农业电商正在对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产生深刻影响,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农业生态,互联网经济的红利进一步向农村释放。
农业电商成为生力军
  今年的省农博会,既是一场老少咸宜的农业盛会,也是线上线下融合购物的时尚“扫货”大会,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农业电商这个生力军的加入和助力。
  在省农博会现场,记者看到当下“网红”休闲食品品牌——百草味的摊位前围满了年轻人。一位姓陈的小姐告诉记者,平时在家就喜欢网购百草味的小零食,这次来到农博会,试吃了平时没买过的,感觉挺符合自己口味,就赶紧扫码下单。“我们年轻人对于农产品的认知大多通过网络,比较熟悉这些电商品牌。逛农博会时看到熟悉的品牌,现场尝尝就可以立即下单,方便快捷。”陈小姐说。据百草味展位负责人介绍,百草味作为电商品牌在网购人群中颇具人气,参加农博会可以让更多人了解百草味,更好地推广百草味品牌。
  电商企业在农博会上风头正劲,一些合作社与家庭农场也不甘落后,纷纷涉足电商,让自己的农博之旅迎来大丰收。在浙江江山健康蜂业有限公司的展位前,现装现卖的枇杷蜜、蜂王浆、蜂胶很吸引人,不少顾客咨询功效后,通过二维码线上采购完成交易,十分便捷。“相比往年,此次我们参展企业在备足货源的同时,注重利用各自线上销售平台优势,消费者现场试吃后,直接扫码交易,不用再大包小包拎回去,方便消费者采购。”江山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商元素的加入,在方便消费者的同时,也促进了参展企业拓宽市场。
  在“互联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农业电商的发展正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据了解,2016年,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96.19亿元,同比增长30.3%,位居全国首位;全省共有活跃农产品网店2.64万家,形成了一批以淘宝“特色馆”为典型的第三方农产品电商平台。
引入全新营销模式
  农博会上,一家名为安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展台上,“一个橙子”的故事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据该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詹红芳介绍,公司采用“电商平台+配送中心+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全产业链模式,全面推进订单农业,通过孵化涉农电商,推广C2B的营销模式。安厨商品工作人员先会实地走访脐橙产地,严选出“脐橙优质果”品种,然后进行品牌包装设计,产品详情介绍等,再上传到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种植户可以通过申请微店,成为平台创业者即微店店主,“安厨”会提供发货、物流和售后等一站式服务,微店店主只需分享商品,做好“叫卖服务”,便可随时随地创业赚钱。“因为方便易操作,很多农民都可以通过一台手机变成微店主。”詹红芳笑着说。
  为了能够做到真正带农致富,“安厨”会派驻专业的选品团队驻扎产地,梳理县域农产品,发现农产品亮点和传播点。“安厨”培训团队更是深入县乡,为当地农民做专业化的电商培训,帮助当地农民成为电商,并通过安厨微店、供应链把农产品卖出去。“农业云,农业也能云?”在浙江微天下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台前,农业云这个词引起了众人的注意。据该公司负责人陈方龙介绍,农业企业可以通过新零售云商城系统,建立企业自己的新零售云端商城,届时,消费者可以在该企业的云端商城购买商品,获取服务,实现农产品的快速持续流通与销售推广。
  陈方龙告诉记者,该公司还研发了智慧云村系统,该系统是“微天下”自主研发的一套服务“三农”的系统,助力农村、农业、农民信息化、数据化和智慧化,打造现代农业,建设智慧农村,精准帮扶农户。
  农村电子商务这一新兴产业正在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逐渐改变我省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记者从省商务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点1.61万个,覆盖全省57%的行政村;销售额超千万的电商专业村有700多个,意味着全省3%的行政村是以电子商务为支柱产业的。
发展后劲更足
  随着电子商务和物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体验网上购物。但在享受网络购物乐趣的同时,电商渠道流通的农产品其质量安全问题也逐渐成为关注的重点。
  本届农博会上,国内首个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涵盖了蔬菜、水果、肉鱼蛋类和茶叶4大类农产品,具体内容涉及质量基本要求、等级规格、安全检测、包装与标识、产品要求、贮藏保鲜和运输管理等方面。旨在通过标准的制订与实施,整合农产品物流资源,规范从业者经营管理行为,提高流通效率和服务水平,增强农业电商可持续发展能力。
  嘉兴市天篷农业休闲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磊燕涉足农产品电商已经多年。她告诉记者,农产品流通标准的制定对于电商行业而言可谓重大利好!“流通环节的安全得到了保障,会使消费者对农产品电商更具信心,而对于我们生产企业来说,也会减少很多售后的问题与运输损耗。”高磊燕说,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民众接触电商,希望电商行业标准更加规范,使电商行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
  近年来,浙江农业电商发展进入快车道,农产品电商流通标准的应用对规范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产品流通水平,降低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将起到积极作用。省农业厅副厅长王建跃表示,该标准的制订与发布在探索现代管理手段、促进农业电商规范发展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今后要确保流通标准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农业电商健康发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