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浙江种植业

好稻米是这样种出来的

  □本报记者 唐豪
  民以食为天。大米的口感、质量以及安全关乎到每家每户“舌尖上的安全和幸福感”。在今年的浙江农博会上,10个“2017浙江好稻米”金奖产品以及20个“2017浙江好稻米”优质奖产品,成了大众关注的焦点。
  好稻米是怎么种出来的?记者从省农业厅获悉,近年来,我省加快推进稻米向优质化、绿色化、品牌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打造知名稻米品牌,不断满足人们对优质稻米产品的需求。
绿色生态造就最好吃稻米
  位于东阳市歌山镇歌山村的荷生家庭农场生产的歌耘牌大米,在农博会上被推选为“2017浙江省最好吃稻米”,这让农场主郭荷生更加坚定了走绿色生态种稻之路的决心。“这说明我们农场的经营理念和方式方法都得到了大众的认可。”郭荷生对记者说。
  眼下,荷生家庭农场的烘干机、插秧机、精米加工流水线等设备正静静地“休息”中,待来年春耕生产再大显身手。据郭荷生介绍,价值200多万元的精米加工流水线是农场最新投入的设施,可日加工精米60吨。“优质生态的稻米,不仅需要精细的加工设备,更需要绿色生态的栽培方法。”郭荷生说。目前,荷生家庭农场流转土地面积达1000余亩,以人工种植、人工施肥(农家肥)等方式对稻田进行精细化管理,并且引用当地一级饮用水源横锦水库的水灌溉稻田,通过科学、绿色的方法对水稻进行病虫害防治,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进一步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
  记者了解到,55岁的郭荷生从事粮食规模种植已有15年,一直以来,他都秉持着绿色生态、科学管理的理念生产稻米,“以生态的理念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大米是我的‘初心’。”郭荷生说。正是这样的理念、科学化的管理和现代化设施的投入,生产出的“歌耘”大米最终征服了评委们的味蕾。
稻鱼共生“养出”放心营养米
  有着“青田小西藏”之称的青田县万阜乡平均海拔550多米,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蓝天白云常年可见,绿水青山随处即是。在这片美丽的“小高原”至上,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深受大众喜爱。
  青田县云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万阜乡云山背村,生产的“鱼水情”稻鱼米荣获“2017浙江好稻米”金奖。万阜乡党委书记季泉泉对记者说:“能获得金奖荣誉,是青田稻鱼共生这一生态系统带来的馈赠。”
  青田县一直保持特有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稻田养鱼,并不断发掘出独具特色的稻鱼文化。鱼稻互养共生是该系统的特色,即水稻为鱼类提供庇荫和食物,鱼儿发挥耕田除草、松土增肥、提供氧气、吞食害虫等作用。
  据介绍,稻鱼共生系统生产出来的大米,具有米粒纤细、色泽晶莹、口感松软的特点,并且有健脾胃、补中气、养阴生津、固肠止泻、除烦止渴等功效,是一款营养丰富、放心安全的稻米。“我们的稻鱼米在这次省农博会上能获得这项荣誉,加大了我们继续开发稻鱼米的信心。”公司负责人冯元新对记者说。
农旅融合催生休闲生态米
  你参加过在稻田里开的“派对”吗?
  从去年开始,位于建德市钦堂乡的建德市建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每年都会在稻田里举办一场以“稻舞田间”为主题的稻香节活动。红、黄、紫、黑、绿5种彩稻交织成了近6000平方米的五星红旗图案、2700平方米的G20杭州峰会LOGO、1000平方米的杭州标志图……这些壮观、大气的图案成了稻田里一道独特的风景。“我们不仅要生产稻米,还要将稻米产业延伸到休闲产业当中去。”公司总经理王运对记者说。据介绍,该公司以农耕文化为主要推手,通过稻田大地艺术景观,打造乡村大舞台“稻香节”这一节庆品牌,提高了公司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通过文化传播,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我们的生态大米。”王运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