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豪
本报讯 每天上午9时,建德市航头镇大店口村农贸市场依旧人头攒动,村民们在摊位前挑选当天生活所需的食材。“这是第一期农民公寓楼商铺建成后才有的景象。”大店口村党支部书记王军对记者说。
2015年,大店口村第一期农民公寓楼建成后,村“两委”将公寓、商铺出售或出租给村民。“通过出售公寓,村里偿还了项目建设债务,通过出租商铺,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18万元。”王军说,此外,村委会在征得村民同意的基础上,将部分闲置耕地集中起来,由村集体统一流转给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向主体收取管护费用来增加村集体收入。据了解,该村通过物业经营、土地流转等方式,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60多万元。
近几年来,航头镇通过优化村集体资源配置、创新村集体资产运营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
在建德,像航头这样的实践并不少见。
莲花镇戴家村引导68户农户利用具有徽派建筑特色的农居,发展农家乐、民宿,并由村集体建立游客接待中心,统一打造品牌、统一宣传营销,然后按照每位游客3元的标准向经营者收取管理服务费,在为农户创收的同时增加村集体收入。
大慈岩镇新叶古村利用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和农耕文化资源,采取参与景区管理的方式实现村级集体收入“零”突破,每年门票收入100多万元。
……
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增强集体经济薄弱村自身的造血功能,是我们的主要做法。”建德市农办农村经营管理服务总站负责人吴玲燕对记者说。
自2013年以来,建德市每年安排1500万元财政资金,同时整合移民、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资金,扶持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截至目前,该市累计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158个,项目总投资2.35亿元,2016年,这些村的集体经济总收入达3326万元,比2013年增长317%。今年截至11月底,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26亿元,比2014年增长20%以上。
今年,建德市又制定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消除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在3年内全面消除85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不到20万元的相对薄弱村和125个经营性收入不足5万元的集体经济薄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