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此话不假,运动确实可提高人的身体机能,但运动过量就会损害身体,尤其是50岁后,合理、健康地运动就显得极为重要。
研究显示,运动过量可能会有过长时间让更多的氧气及血液流向正在运动的器官,从而导致人体的其他部位缺氧。另外,关节磨损也常会发生在运动过量的人身上,关节一旦损坏就很难复原。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来说,他们的器官自行修复能力较低,年岁越高,关节磨损退化的程度越大。
那么50岁后该怎样运动呢?国际卫生组织将走路定义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研究表明,人体的各种解剖结构、生理机能、心肺功能、人体骨骼、肌肉位置等方面最适合走路。
据报道,一周走路3小时以上,可以降低35%到40%的患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也证明,走路能够为骨骼、肌肉和关节提供很多的益处,行走相当于对骨骼进行力量训练,能明显增强腿脚骨骼和肌肉力量。
走路不仅能增强心脏功能,使心脏跳动慢而有力,还能减少人体腹部脂肪的积聚,保持人体的形态美。
此外,适当走路可以增强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进胃肠有规律地蠕动,增加食欲,对于防治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等症状都有良好的作用。在户外新鲜空气中走路,大脑思维活动变得清晰、灵活,有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走路的时间也有讲究,每天走半个小时左右最好。走路时,不妨先以正常速度热身5分钟,然后逐渐加快步伐,使心脏跳动更快,肺呼吸更深。这样的“快走”至少要坚持15分钟。如果想要停下来,先恢复到热身时的速度,保持5分钟。
此外,可以在开始走路之前15分钟喝一杯水,等到走路结束冷静下来后再喝一杯水。最好每锻炼20分钟就喝一杯水,或视出汗情况而定。 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