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浙江畜牧兽医

地方特色产业如何转型升级——

吕山湖羊三产融合记

  •   在一些县域和乡域,有这样一个现象:某个农业主导产业,特色十足,几乎浓缩了当地农耕文化,一度关乎农民生计,但由于缺乏市场化经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业日渐式微,甚至濒临凋敝。
      消费升级新时代,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那么到底传统农业未来何去何从?该如何按照现代经营理念转型升级,让传统地方特色产业成为“小而美”的典范?
      笔者最近在长兴县走访发现,当地吕山乡的湖羊产业,近几年通过三产融合发展,整条产业链得以崛起,各个环节出现了螺旋互进的良好态势,其做法颇具借鉴价值。
    种养结合让产业更绿色
      在吕山,湖羊养殖有着1800多年的历史。然而,一直以来,当地都是散养为主,由于缺乏精深加工和品牌营销,导致行情好时,收购价跟着水涨船高,反之,低价抛售时有发生。
      2013年,湖州市提出实施湖羊产业振兴计划,通过3到5年的努力,促进湖羊产业向良种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吕山的湖羊如何转型升级?当地首先在养殖模式上,动起了脑子。
      吕山有不少芦笋基地,过去秸秆处理是个大难题,没有充分利用就到处乱扔或一烧了之;与此同时,每到冬春季节,周边的羊场所需饲料却要花高价从外地购入。能不能把两者结合起来?
      “永盛牧业”是最早尝试“种养结合”的主体之一,现在,其养殖湖羊的饲料,就是以每公斤0.15元从周边芦笋基地购入的秸秆,而所产羊粪则经过发酵后,供给芦笋基地,由于羊粪松土效果好,种出来的芦笋个头大、品质好,羊粪成了抢手货。羊场老板胡志宏算了一笔账,相比普通饲料,饲养成本降了四分之一。
      笔者了解到,如今这种生态循环的模式几乎联结了吕山大部分羊场和芦笋基地。据测算,每亩芦笋年产秸秆2吨,吕山有4500亩芦笋,每年可为羊场提供9000吨饲料,而羊场则能反向提供4000多吨优质有机肥,一来一去,可为农民增收四五百万元,绝对的双赢。
      在胡志宏看来,生态循环不仅节约了成本,更关键是,养殖环节更加绿色生态后,产品品质也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障和提升,发展更加有底气。据介绍,目前在吕山已有7家规模养殖场,近千家散养户,湖羊养殖收入占到全乡农民纯收入的21%。
    屠宰加工补齐链条断点
      在畜牧业的产业链条上,二产的屠宰与加工一直被认为是核心,前端连着养殖业,后端跟着渠道和品牌。尽管利润丰厚,但屠宰和加工也是专业化程度最高的环节,投入大、风险大,非一般企业可以涉足。
      过去在吕山,屠宰与加工产业长期空白,养殖户要么私下偷偷屠宰,要么整头活羊卖给中间收购商,因此毛利十分有限,且受市场影响波动剧烈。吕山湖羊产业想要走出瓶颈制约,进军二产是绕不过去的门槛,也是突出重围的法宝之一。
      费明锋,地道的湖州人,先是“北漂”5年,再回到老家做生意。他摆过地摊,开过服装店、小吃店,几经辗转,2010年开始重操旧业,投资300多万元,流转了480亩地,在吴兴区办了一个家庭农场专门养湖羊。
      这几年,费明锋养湖羊越来越顺,长年存栏就有3500只,年产值500多万元,利润颇为可观。尽管脚跟逐渐站稳,但费明锋心中的蓝图,绝不是养羊这么简单,他所瞄准的是屠宰加工、品牌营销等后端环节。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吕山与费明锋得以成功牵手。笔者看到,如今投资额超过5000万元的“紫丰食品”已陆续投产。在屠宰车间内,全部采取标准化、流水线作业,像屠宰、分割、快速冷却等全部实现自动输送,此外还配备了检测、冷链车等设备,每年可屠宰湖羊9万只,足以覆盖湖州全市。
      费明锋说,在他的未来产业布局中,就包括了有机肥生产、饲料种植、规模养殖、屠宰加工、品牌营销等,“这个项目的上马,实际上补齐了全产业链经营的断点,对前端养殖规模化、组织化是一种倒逼和推动,同时也为后端产业的延伸,特别是品牌经营奠定了基础。”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
      在界内人士看来,对于“怎么养”,养殖户更专业,政府无需过多操心,只需在绿色、生态、安全上加以引导和监管。屠宰与加工也属于市场行为,因此,政府的主要角色定位应在提供公共服务,解决一家一户、单个企业难以应对的问题。
      吕山乡农办主任朱佩良告诉笔者,这几年,吕山所花精力最多的,就是举办文化节和打造美食文化街,提高吕山湖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企业和主体闯市场开路鸣锣、降低成本。“立冬过,吃羊肉”。在杭嘉湖一带,吃羊肉算得上是冬季的养生之选。但去年的盛夏时节,吕山兴起了另一种饮食新风——烤羊肉串、烤羊排、烤全羊,蘸上孜然后,喷香诱人,再配上夏日冰爽的啤酒,伴着动感十足的音乐,人气爆棚。
      现在在吕山,冬天有美食文化节,夏天有美食音乐啤酒节,两个节日人气都很旺。特别是新推出的烧烤吃法,融入时尚、动感元素后,让湖羊的消费群体更加年轻化。为此,这两年吕山乡专门带着经营户到别的地区考察学习,还把专业的师傅请进来做培训。
      吕山境内旅游资源匮乏,过去当地餐饮业也曾希望借助湖羊特色吸引游客,但由于单打独斗,生意好的店家实在凤毛麟角。对此,吕山乡专门投资2亿元,打造了湖羊美食文化街,店多隆市,人气明显提升。另一方面则由政府出面,每年举办两场湖羊美食节。
      “入驻湖羊美食文化街后,店里生意越来越好,不少苏州、上海的顾客远道而来,就为了品尝湖羊、雪藕等特色菜。”段桂娥是“吕山老店”的老板娘,她说,如今到了旅游旺季,包厢、大厅全部客满,每天收入超万元。
      朱佩良告诉笔者,随着精品酒店、花海项目的陆续建成,从一产的种种养养,到二产的精深加工,再到三产的休闲观光、文化创意,未来,吕山湖羊的“羊”财道路将越走越宽。
    朱海洋
    芦笋秸秆成了湖羊的“美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