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养生

流感流行季请注意区分普通感冒和流感

  最近杭城各大医院因感冒发烧等流感症状前来就诊的患者增加了不少,尤以中老年人、儿童占多数。医生提醒,预计流感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活跃状态,人们应做好防控措施,同时一定要注意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科学防治,对症下药。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表现症状不同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其中相当部分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流感病毒为甲型和乙型,目前我国三种型别的流感病毒同时流行,包括H1N1、H3N2和乙型BY系。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表现症状不同。普通感冒的潜伏期大约为1天,起病不急,主要表现为咽部干痒或有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等。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伴有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如果后期没有并发细菌感染,病程一般为5-7天,即可痊愈,没有预防用疫苗。
  流感的潜伏期大约4天,起病大多急骤,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症状较轻。开始表现为怕冷、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头痛、咽干咽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部分病例可出现呕吐、腹痛、腹泻,多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对于流感,接种流感疫苗是防控最有效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儿童、老年人等高危人群接种。需强调的是,对流行性感冒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
  普通感冒,目前尚无特殊抗病毒药物,该病为自限性,病程多在1周左右,无严重症状者可不用或少用药,以对症处理、休息、忌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继发细菌感染为原则。如后期并发细菌感染,可根据病原菌选用对应的抗菌药物。常选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坚持有规律的适合个体的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劳逸适度、生活规律,是预防普通感冒的最好方法。
  那么,流感治疗手段主要是什么呢?
  专家说,首先要隔离患者,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年龄<5岁的儿童(尤其是年龄<2岁儿童),易发生严重并发症,一旦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诊。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流感的有效治疗药物,早期尤其是发病48小时之内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能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抗病毒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流感继发细菌性肺炎、中耳炎和鼻窦炎等时才适宜使用抗生素。
对付流感,预防胜于治疗
  流感季节应该怎么防护呢?专家为大家提供了几点注意事项。
  首先是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流感病原主要通过人们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闭塞房间隔绝了冷风,却让细菌和病毒密度上升,会极大增加病原传染几率,因此,在空气质量达标时,家长要多开窗通风,以减少室内空气中细菌和病毒密度。
  其次是勤洗手保健康。洗手可预防多种传染疾病,是一种简单高效的防感染方式。家长要带头,和孩子一起勤洗手,特别是饭前和外出游戏玩耍回家后,一定要先把手洗干净,每次洗手至少用洗手液或香皂揉搓双手20秒。
  饮食要均衡。周末在家也要吃好三顿饭,特别是早餐,让体内产生足够的热量来增加御寒能力。幼儿园三餐的食材都是精心挑选并科学合理搭配而成的,家长们可参照幼儿园的食谱,合理搭配,补充幼儿身体所需营养。
  适当户外活动,让呼吸道更耐寒。孩子呼吸道长期不接受外界空气的刺激,得不到耐寒锻炼,接触了感冒病人后,对病原菌抵抗力差,更容易患病。专家表示,即使是冬天,做好保暖措施的前提下,要让孩子每天最少进行半小时左右的户外活动来增强体质。周末在家也应如此。
  口罩常备,防感冒防雾霾。家里有人感冒,应为患者佩戴口罩,并尽量减少与孩子的接触,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在天气好时,加大室内通风次数,让空气流通起来,减少细菌数。而在孩子健康的情况下,家长则不必因为怕冷,在外出时给孩子戴口罩。如果整天戴口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锻炼,孩子反而变得娇气,稍微受寒就更容易感冒。
  此外,少到人员密集处。在流感流行时节,应避免接触有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减少看电影、开会等集体活动,避免前往人群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相关链接
预防流感食疗方
  一、儿童食疗方
  1.葛根煲猪骨汤
  配方:葛根150克,生姜30克,豆豉10克,粳米40克,猪肋骨500克。
  制法:葛根去皮,切小块;生姜去皮,切片;将猪肋骨和粳米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煮40分钟左右,加入葛根、生姜、豆豉,再煲30分钟,加入适量食盐调味。
  本食疗方具有发汗解表,解肌退热之功效,适宜于流感发热、身痛者。
  2.玉屏风瘦肉汤
  配方:黄芪10克,白术10克,防风6克,猪瘦肉100克,生姜2片,食盐适量。
  制法:将药材洗净后稍浸泡;猪瘦肉洗净切块,锅中烧水,待水开后放入瘦肉焯烫,焯烫好的瘦肉捞出,洗去浮沫;将药材、猪瘦肉、姜片置砂锅内,加入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加食盐适量调味即成。
  本方适宜体质虚弱者预防感冒,现代研究证实此方可以调节人体免疫力。
  二、成年人食疗方
  1.生姜10-20克,拍碎泡水喝,可加入少许红糖,每日两次;
  2.生姜10-20克、葱白5-10克,煮水喝,每日两次;
  3.香菜(胡荽)凉拌,可放入少许生姜末。
  以上食疗方偏于风寒:症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周身关节酸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咳嗽等。
  1.银花20克、菊花20克、甘草5克;
  2.藿香10克、薄荷叶10克;
  3.菊花20克、淡竹叶10克、滑石30克。
  以上均煮水喝,每日两次。偏于感冒:症状表现为发热较重、微恶风寒、头痛、咽痛,或扁桃体肿痛、流黄涕、咯黄痰等。
唐江澎 陈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