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益新
本报讯 2月7日,记者从省农业厅获悉,49位新型职业农民获评高级技术职称。这是我省首次有批量新型职业农民评上高级技术职称。给新型职业农民评高级技术职称,得到了省领导的点赞,省委书记车俊认为“这也是人才工作的创新”。
据省农业厅人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评审是对农业高级技术职称评审相关条件作出调整后的首次评审。新的评审办法明确提出,在科技奖励、发明专利、技术荣誉、表彰奖励等4个方面具有突出成果的,可破格申报。评审中注重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尤其注重向引领农业农村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申报对象倾斜。如宁波的郭斯统是浙江农业之最雪菜最高亩产纪录创造者;安吉的宋昌美从事茶叶专业技术工作20年,为安吉白茶产业作出了积极贡献;长兴的邱汝民从事蜜蜂养殖和研究30多年,拥有各类专利61项;义乌的冯泽宝则是全国十佳农民、全国十佳种粮大户,在吉林、黑龙江等地建有优质稻米基地1.2万亩。
在得知自己评上高级畜牧师的职称后,江山市福赐德蜂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水荣喜上眉梢,他告诉记者,若按以前的评审办法,我很难评上高级职称,现在评审非常接地气,“我们合作社以养殖蜜蜂为主,以往社员养殖的蜜蜂生病了,总想着请县里的专家来看,说到底还是对我这样的‘土专家’不放心。如今我也评上了高级职称,这下他们该放心了。”
这一做法,同样受到了普通农民的欢迎。江山市碗窑乡金龙村村民金秋香说,现在养蜂技术要求更高了,徐水荣评上高级技术职称,说明他的技术经过了权威认证。他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以后需要技术服务就更方便了。
近年来,我省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目前我省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中,已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已有16万人。以往农业高级技术职称评审主要针对事业单位等体制内的技术人员,新型职业农民报评农业高级技术职称评审通过的极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型经营主体对农业高端人才的吸引、评价和使用。
省农业厅厅长林健东表示,我省农业高级技术职称评审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举措,进一步倡导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有利于激发广大农业主体创新创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