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论坛

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紧密融合的“逍林样本”

  □桑士达 金雄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如何推进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紧密融合、良性互动,是一项亟待破解的大课题。2016年5月以来,慈溪市逍林镇党委探索实施“先锋户联”行动,通过加强网格支部建设、建立党员联户制度、党员联户促廉、推行党员积分制等基础工作,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有效联系服务群众,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走出了一条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村)民自治良性互动的新路。
“逍林样本”的产生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社会转轨进程的加快,基层党组织既面临“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又面临利益主体多元、群众诉求多样、社会发展多变等挑战。特别是对乡镇这一级来说,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任务更为艰巨。
  逍林镇地处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文化底蕴深厚,镇域经济发达,先后被评为中国千强镇、国家级生态镇、浙江省级中心镇、浙江省文化强镇。随着宁波北扩、慈溪东延以及市级重点项目相继落户,逍林镇在加快转型发展、跨越崛起的同时,面临加强基层党建、创新基层治理的紧迫任务,突出表现为“三个能力”有待提高:一是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有待提高。不少薄弱村、矛盾多发村、情况复杂村的基层党组织攻坚能力和推动发展能力弱,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呈现重形式轻内涵倾向,基层党员身份模糊化。二是基层党员教育管理的能力有待提高。如何将游离于体制之外的普通党员组织好、教育好、管理好,成为必须面对的课题。三是共同参与基层治理的能力有待加强。
“逍林样本”的创新做法
  为发挥基层党员的特殊作用,逍林镇组织1200余名村干部,以“试点探+全面推”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启动了“先锋户联”行动。
  通过“织密网”,构建组织体系。聚焦网格支部体系和党员联户体系建设,从2016年5月起,在全镇建立50个网格支部、85个标准化党员中心户,将网格内的党员全部与农户建立联系,共落实1161名农村党员与13611户农户的结对关系,构建“镇党委-村党总支-网格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组织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索开展“先锋促廉”工作,进一步明确基层党员“必须做、禁止做、自律做”的“三条底线”,制定党员日常行为“十条红线”。
  通过“理清单”,标明责任体系。明确落实以宣传政策、反映民意、化解矛盾、服务大局、参与共治等为主要内容的联户党员“五方面”职责清单,完善以“一卡一本一岗一群一会”为内容的“五个一”工作清单。“一卡”,即向每位联系农户发放一张“党群联心卡”,公开联户党员姓名、服务事项、联系电话,方便群众联系;“一本”,即联户党员人手一本“走访记录本”,记录走访联系内容和群众呼声,把群众意愿记在本上、放在心里,做到有案可查、有据可寻;“一岗”,即“先锋户联岗”,在网格支部认领网格区域内热点难点问题和中心工作基础上,为每位党员设岗定责,并在村务公开栏、网格支部及党员家中“三级亮相”,目前全镇党员已认领“五水共治河道巡查员”“环境整治监督保洁员”等先锋户联岗720余个;“一群”,即“党员+微信群”,自上而下建立以村各网格支委、网格支部党员、党员与联系农户为主要对象的三级微信群,通过网上网下互动的方式加强交流沟通和处理问题的高效性、便捷性;“一会”,即由网格支部每月召开一次“对账交流会”,对支部认领的镇村中心工作和党员认领的岗位职责进行对账,并交流联户党员的走访情况,对反馈的问题即知即改。同时,细化收集、分类、流转、督办、反馈“五步走”的流程清单,对群众反映的社情民意基本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在明确责任的同时,赋予联户党员一定的权力,如负责联系农户各类审批意见的把关权、评先评优的提名权、享受村级福利待遇的否决权、入党积极分子推荐权等,实现责任和权力对等。
  通过“积分制”,强化动力支撑。各村党总支从实际出发,优化党员积分制考核办法,重点将党员积分制落实到网格支部、联户作用发挥中。此外,为激励引导各网格支部在争先创优中的责任意识,对各网格党支部推行星级评定制度,并根据星级评定结果,给予分级的党建经费补助,对于星级评定排名末尾的网格支部,对支部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年排名末尾的进行组织调整。同时,在党员中开展先锋党员评定以及不合格(警示)党员处置工作。
“逍林样本”的可贵启示
  逍林镇的做法对各地尤其是乡镇一级如何结合本地实际,加强基层党建,创新社会治理,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归纳有三:
  加强组织体系建设,破解基层党员“怎么做”的问题。从组织体系上解决管理中的缺位问题,是加强基层党建、创新社会治理的基础。逍林镇在“先锋户联”行动中,布局组织架构,形成组织体系。在此基础上,每个网格支部建立日常联系和交流工作机制,以网格为单位,按照“近、亲、便、助”原则,将网格内的农户全部联系到党员,使党群联系的层级更加清晰,组织任务更加明确,覆盖范围更加广泛。
  加强责任体系建设,解决基层党员“做什么”的难题。压紧压实压细工作责任,强化担当作为,推动工作落实,是加强基层党建、创新社会治理的关键。逍林镇在“先锋户联”行动中,明确联户党员职责清单和流程清单,持续完善“五个一”工作清单,真正实现联系群众“不掉线”,服务群众“零距离”。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营造基层党员“争着做”的氛围。健全制度体系,用制度倒逼基层党员落实责任、推动工作、约束行为,是加强基层党建、创新社会治理的保障。逍林镇在开展“先锋户联”行动时,并未出台多少新的政策规定,更多的是将之前涉及基层治理和党建的政策进行有效整合,使其焕发新的活力。基层党员在强大的制度约束和舆论监督下,重塑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以解决民生小问题为主,在群众中树立起“身边党员”的形象,成为服务村级公共事务的一支可靠力量。
  第一作者系省政府参事第二作者系《人民论坛》地方部主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